找回密码
 点击,加入能环网
搜索
查看: 2178|回复: 1

[技术资料] 电子束烟气脱硫问题再探讨

[复制链接]

264

听众

974

回帖

47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3

优秀管理员

发表于 2006-11-22 13: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电力》2000年第7期刊登了拙文《电子束烟气脱硫若干问题探讨》[1],于第10期又刊登了《<电子束烟气脱硫若干问题探讨>的分析》[2]对拙文中讨论的问题提出了另外的看法。在所讨论的问题中,化肥捕集效果、系统可用率及耗电量问题应该说还是一些较次要的问题,在上述两篇文章中,大家见仁见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相信读者自会取舍。但关于电子束烟气脱硫系统是否有将污染转移的问题,即脱硫后烟气中是否有SO3和H2SO4残余的问题,却是电子束脱硫系统的核心问题,值得再作探讨。
在拙文《电子束烟气脱硫若干问题探讨》中提到有人把NH3添加当量比定义如下:

式中 ——NH3添加当量比;
——烟气中硫氧化物浓度,10-6;
——烟气中氮氧化物浓度,10-6;
——烟气中添加氨浓度,10-6。
在《<电子束烟气脱硫若干问题探讨>的分析》中对这种定义方法给予了确认。确实这种定义方法勉强解释了图1中当NH3添加当量比为0.5时如何实现60%的脱硫率的问题。但是如果根据这种NH3添加当量比的定义,意味着图1中当NH3添加当量比为0.8、脱硫率80%时的残氨浓度将达280×10-6,大大超过50×10-6的设计残氨浓度。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点击,加入能环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听众

82

回帖

67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67
发表于 2007-1-5 11: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晕,这样的文章也能成论文?

作者的理论来源和参考依据过时了,首先电子束的脱硫率一般可达90%,成都热电厂只不过是荏原公司的一个试验品,所谓的专利也仅是初期的一些臆想罢了。

可以看看杭州协联的运行情况,那是他们后来做的,情况应该不是这样的了,呵呵,实践才是真理。

电子束烟气脱硫技术偶还是看好的,将来必有一定的市场。

[ 本帖最后由 prajna 于 2007-1-5 11:1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能源环保网 ( 苏ICP备17048878号-1 )

GMT+8, 2025-5-2 03:40 , Processed in 0.06596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