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加入能环网
搜索
查看: 3605|回复: 3

[其他技术] 钢铁行业烧结脱硫市场评述

[复制链接]

1

听众

26

回帖

9

积分

初级

积分
9
发表于 2007-7-21 11:07: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钢铁行业烧结脱硫市场评述
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政府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减少10%的目标,然而2006年没有实现年初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2007年一季度高耗能行业再度抬头,占全国工业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近70%的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6%,比去年同期加快6.6个百分点(新华网,2007年4月27日)。由此可见,“脱硫”仍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减排重点话题。
大部分二氧化硫来自于燃煤火电厂的排放烟气,国家强制新建电厂必须配套建设脱硫装置,老电厂进行改造,安装脱硫装置,因此,创造了年均过百亿元人民币的燃煤火电厂脱硫市场容量,促使一批以凯迪电力、国电龙源、苏源环保、北京博奇为代表的环保工程公司迅速壮大,催生了200多家小公司。
目前,火电脱硫市场经历了激烈价格竞争,基本格局已经稳定,尽管市场容量依然巨大,但随着电力投资建设高潮的退去,越做越少的趋势已经十分明显。火电脱硫市场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投机型的小公司在残酷的价格战和严格的技术能力要求下,基本已推出市场;5大发电集团除华能集团外,都设立了自己的环保工程子公司,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内部市场保护(部分电厂自身有决策权的项目保护力度较弱);独立于发电集团外的,大型环保上市公司开始开拓海外市场,或收购发电资产,优化业务组合。在这个背景下,发现新的市场空间,是脱硫工程公司关注的焦点。与之相对,随着火电厂脱硫建设快速发展,相应的减排空间也大幅度减少,政府管理机构也在寻找新的减排空间。因此,冶金、水泥、石化将成为下一轮脱硫的目标。
钢铁企业是主要污染源之一,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强制应用环保设施,对钢铁企业的污染监管力度日趋加强,钢铁企业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在这个背景之下,针对控制二氧化硫排放问题,笔者对产量排名前10位的大型钢铁企业和大型冶金工程公司、冶金设计院和一些环保企业做了调查。
钢铁企业的脱硫基本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自备燃煤电厂的脱硫,另一部分是铁矿石烧结工艺的脱硫。由于第一部分工作已经纳入火电厂脱硫项目统一考虑,笔者把本次调研的重点放在了第二部分。
钢铁行业脱硫市场容量的预测“中国环境网”2006年12月22日的一篇记者专访中提到,国家环保局有关人士介绍,根据《二氧化硫总量分配指导意见》,至2010年,以钢铁烧结为代表的非电重点项目为39个。国家环保局出台的“‘十一五’期间SO2控制计划”中指出,电厂计划减排二氧化硫480万吨,其他行业计划减排30万吨,钢铁行业要减排10万吨。在上述10万吨中,烧结过程占50%,钢铁企业的电厂占 40%, 其他占 10%。
同时,笔者另外了解到,39个重点非电脱硫项目中有22个为钢铁企业脱硫项目(见图表1)
图表 1:钢铁企业脱硫项目
序号
所在城市
项目名称
1
太原
太原钢铁公司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2
太原
太钢临汾钢铁公司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3
邢台
邢台钢铁公司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4
邯郸
邯郸钢铁公司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5
承德
承德钢铁公司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6
唐山
唐山钢铁公司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7
石家庄
石家庄钢铁公司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8
南京
南京钢铁联合钢铁公司烧结机头烟气治理
9
南京
梅山钢铁公司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10
杭州
杭州钢铁集团公司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11
新余
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12
济南
济南钢铁公司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13
青岛
青岛钢铁股份公司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14
武汉
武汉钢铁公司两套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15
鄂州
鄂钢烧结分厂烟气脱硫治理
16
湘潭
湘潭钢铁公司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17
娄底
涟钢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18
河池
河池市金城江成源冶炼厂
19
柳州
柳州钢铁公司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20
安宁
昆明钢铁股份公司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21
攀枝花
攀枝花钢铁公司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22
重庆
重庆钢铁公司两套烧结机头烟气脱硫
根据目前得到的消息,部分脱硫项目已经完成建设,或完成了招标。例如:太钢、石钢、柳钢、济钢和郉钢等。据业内人士介绍,每个烧结脱硫项目的金额从5000万元到2亿元不等,主要影响因素有烧结机的大小、现场条件和脱硫技术的选择等。从互联网披露上述4个已实施建设的情况看,项目造价在4000万到8000万之间。
另外,国家目前已经出台了淘汰小型烧结机的政策,国家环保局有关人士介绍,据政府口径的统计数据,现有烧结机数量将减少到71台,180平方米以下的烧结机将全部淘汰,“十一五”期间会新增5台烧结机,“十一五”末,全国烧结机数量为76台。笔者认为,从数量上看,这是烧结脱硫的全部市场空间,退一步看,未纳入的烧结机可能数量庞大,但合法状态存在问题,业主投资脱硫改造的积极性极低,可忽略不计。
最后,考虑到已经启动烧结脱硫项目涉及的烧结机面积较小,在测算市场容量时,笔者选取了2亿元作为单体项目造价基准,其中,2006年数字为披露的实际数字。测算结果如下:
图表 2:2006-2010钢铁行业脱硫市场预测

2008E

2010E

2009E

2007E

2006



产值:亿元


2006年:正在建设的钢铁脱硫项目;
2007年:重点要求的14台烧结机脱硫项目;
2008年:“十一五”5台新增烧结机,要求同步上脱硫项目;
2009年:57台(现有烧结机71台除去14台重点项目)中70%上脱硫项目;
2010年:57台中剩余30%上脱硫项目。


针对预测中出现的较大起伏,将在本文“钢铁行业烧结脱硫所面临的问题”中阐述。 钢铁企业选择环保公司的标准分析钢铁企业在新建、扩建或修建设备时要经过以下流程:
图表 3:钢铁项目建设流程示意图
规划

审批

招标

工程施工

验收

环评

设计

运行

采购设备

图表 4:大型环保项目流程示意图
对于小于1000万的小型环保项目和设备维护,安环部门一般不通过投标而直接选择供应商。
图表 5:小型环保项目流程示意图

在对10多家大型钢铁企业环保部门的调研过程中,了解到钢铁企业选择环保公司首先考虑到环保公司的历史业绩,技术是否成熟,其次考虑的才是价格。
对于主要的工程,钢铁企业经常选择中冶集团或中钢集团下属的公司,这两家大型集团来自原冶金工业部,在钢铁建设和装备项目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和历史声望,其下属的工程公司占有了某些领域80-90% 的市场份额。例如,中冶长天占有90%的烧结机工程项目,中钢天澄在鞍本集团,首钢,武钢等企业获得了大量的环保项目,甚至参与一些项目的前期论证。
对于技术含量不高的长期需求来说,例如:设备维护、检修,钢铁企业常让自己的下属公司来进行施工,在选择供应商时,先在企业内部寻找,如果不能满足技术条件再公开招标。另外,我们也注意到,部分钢铁企业自身就拥有经验丰富的设计单位,因此,一些大型设计合同也可以内部采购,乃至有自身设计院来做工程总承包商。
钢铁行业烧结脱硫所面临的问题短期内缺乏成熟的技术,是烧结脱硫市场发展的关键障碍。笔者发现,尽管国家已经明确了若干重点项目,钢铁企业近几年效益普遍较好,从政策到投资层面,对钢铁行业烧结脱硫市场的启动和发展都有着促进作用,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型钢铁企业行动均比较慢。经过调研,大多数钢铁企业的相关人士反映,之所以行动慢,是由于缺乏在烧结脱硫方面的成熟技术。
目前,市场成熟的脱硫技术是应用于燃煤电厂的,干法、湿法、半干法等,从建设项目的实际应用来看,国内的主流技术是湿法。这些技术不能简单转移到钢铁烧结脱硫上。例如:湿法要配备脱硫塔,而烧结机现场往往没有足够的地方建设一个脱硫塔,以及处理脱硫产生的废弃物;当前熟练掌握脱硫技术和具备丰富项目管理经验的人员更熟悉电厂的环境,不了解冶金工艺,缺乏必要的专业经验积累;在电厂,脱硫属于末端环节,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暂时利用“旁路”直接排放,但是,烧结是冶金的中间环节,一旦出现问题,整个生产势必受到影响,试验风险较高。
其次,回顾电厂脱硫的技术发展,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技术来自于国外,例如:德国、奥地利、法国等。但是,在烧结脱硫方面,据目前掌握的情况,国外也缺乏适合中国钢铁企业现状的技术。在国外,铁矿石的含硫率远远低于我们的国产矿石,冶炼脱硫需求不强烈,技术也就相对不发达,所以,不可能形成类似电厂脱硫技术引进热潮,更多地需要依靠中国企业自行研发。
通过对一些环保公司的访谈,我们发现部分冶金工程类企业正积极寻求成熟技术,尝试与国外领先的环保技术企业合作,个别领先的钢铁企业自身也在研发或引进技术,而在燃煤电厂脱硫市场表现活跃的公司并没有很高的热情,一方面,他们也意识到自身在专业上的不足,更重要的是,他们认为钢铁企业的市场是另一个较封闭的市场,短期内难以建立客户信任度和不可或缺的人脉关系。
未来市场竞争分析钢铁行业的脱硫市场竞争的参与者主要有三类企业,分别是:中冶集团和中钢集团下属设计院和工程公司,具有钢铁行业经验的除尘环保公司,当前活跃在电厂脱硫市场的环保公司。更进一步看,获得烧结机总包项目的企业和先掌握烧结脱硫技术的企业将取得先机。
1.     钢铁行业内部工程公司竞争力分析中冶集团和中钢集团下属企业在钢铁行业新建项目总包合同的垄断者,间接的控制了其中的大部分环保项目。这些企业由于历史原因,在钢铁行业业绩丰富,可以提供整个新建设备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大大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因此钢铁企业倾向于把总包合同给予他们。国内钢铁企业现有的设备大多是中冶集团下属企业设计和承建的,他们对设备的情况更加熟悉。为了提高新加装的环保设备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有理由相信,第一类工程公司更容易获得这些环保项目的合同。
从2005年中冶和中钢集团下属公司在中国工程总承包完成合同额在百名工程类企业排序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实力。
图表 6:2005年中冶、中钢下属工程公司完成合同额统计(来自“中国工程项目管理联合网)
排名
单位名称
完成合同额
2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425,989
5
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344,455
7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90,452
11
中钢设备公司
190,388
14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38,657
16
北京首钢设计院
120,164
21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101,322
24
中冶东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93,662
25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92,782
62
中冶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29,085
部分公司的技术强项分别是:
n        中冶赛迪,强项:高炉设计。冶金行业中最大的设计工程公司;
n        中冶南方,强项:轧钢设备设计, 市场占有率大;
n        中冶京诚,强项:炼钢设备设计。设计了120多座高炉,100多座电炉和转炉,130多套轧钢设备;
n        中冶长天,强项:烧结设备设计。 市场占有率高达90%;
n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强项:炼焦设备设计。市场占有率高达95% ;
n        中冶东方,强项:炼铁高炉;
n        中冶华天,强项:炼铁高炉;
n        中冶北方,强项:矿山设备。
其中,某些公司已成立的环保部门或子公司。
n        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下设通风室、化学室,负责除尘、脱硫的设计;
n        中冶南方:下设环保室,负责环保设施的设计;
n        中冶京诚:下设环保所,负责环保设施的设计;
n        中冶长天:下设除尘组,并新成立脱硫组负责环保设计;
n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下设环保室,负责环保设施的设计;
n        中钢集团:下设天澄环保公司开展环保业务。
2.     环保公司竞争力分析在钢铁行业中,除尘发展的比较早,活跃着一批以电除尘、布袋除尘为主要产品的环保公司。例如:浙江菲达、福建龙净、上海凌桥环保设备厂、吴江科林、张家港新中环保等。由于除尘投资相对整个新建项目规模较小,这些企业获得的合同额要远远小于前一类公司,主要获得钢铁企业环保技术改造项目和新建设备的环保分包项目。尽管他们拥有与钢铁企业的合作经验和良好客户关系,但是,从技术上、工程管理经验上,笔者认为,钢铁企业基本不会选择他们来承担未来的烧结脱硫项目。
同时,国内领先的电厂脱硫企业在钢铁行业内并不占优势,短期内不会成为主流力量,主要原因为:
n        市场相对优势上脱硫环保公司主要为电力企业服务;
n        市场上的脱硫环保公司目前均有意进入钢铁脱硫行业,但意图并不强烈,短期内没有大规模进入钢铁行业的意图;
n        面对钢铁行业,脱硫环保公司当前主要的难题是没有成熟的钢铁行业脱硫的解决方案,并缺少钢铁企业所有要求钢铁行业业绩;
n        脱硫公司未来面临的主要对手是拥有成熟技术的国外企业和中冶下属的具有行业背景的工程公司。
当然,不排除这些企业将来进入钢铁行业,成为某些第一类工程公司的潜在竞争对手。例如:与冶金工程总承包商合作,作为分包商进入钢铁行业脱硫市场。据悉,郉钢的烧结项目就是由中钢设备公司中标,后由云南亚太环保分包的。
3.     市场竞争趋势分析目前钢铁行业的脱硫技术尚不成熟,没有完善的解决方案,钢铁企业对此持观望态度,希望等到技术成熟时再开展脱硫项目。在脱硫技术上,国内的各类企业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上,谁先掌握成熟的脱硫技术则意味着将占领市场的先机。
从前面的分析看,能够获得烧结机脱硫总承包项目的企业将在相应的烧结脱硫项目中占据竞争优势。中冶长天几乎垄断了国内新建烧结机项目,一旦在脱硫方面获得成熟的技术很有可能成为烧结脱硫领域最大的供应商。
由于钢铁企业重视行业业绩,因此,缺乏行业经验的企业将可能采取以下手段来获得竞争优势。
–        合作研究:通过与钢铁企业或总承包商共同研究开发相关技术,在开发完成后进而成为获得项目合同。
–        低价竞标:通过极低的价格进行报价,获取项目,增加行业业绩。
–         购买业绩:入股或收购其具有行业经验的公司,来获得行业业绩。
–         承接政府课题:国家有关部门也十分关注烧结脱硫的技术开发,如果以科研项目的方式,可能直接在个别钢铁企业以试验项目的方式,获得业绩,产生示范效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7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7-7-26 16:28:5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很好啊  呵呵 看了后对整个烧结机行业脱硫有了更详细全面的了解  lz最后一段写的情况挺符合我所在的公司:   1.合作研究:通过与钢铁企业或总承包商共同研究开发相关技术,在开发完成后进而成为获得项目合同。  2.承接政府课题:国家有关部门也十分关注烧结脱硫的技术开发,如果以科研项目的方式,可能直接在个别钢铁企业以试验项目的方式,获得业绩,产生示范效应。
我们公司这两种情况都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25

回帖

1

积分

初级

积分
1
发表于 2007-7-30 14:4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结的不错,这篇文章的作者看来是对钢铁行业的做了广泛的调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9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1-19 15: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哈,楼主好多的调查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能源环保网 ( 苏ICP备17048878号-1 )

GMT+8, 2025-5-2 13:54 , Processed in 0.75614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