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加入能环网
搜索
查看: 11001|回复: 64

[钙基湿法] 湿法脱硫参数收集

[复制链接]

264

听众

974

回帖

47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3

优秀管理员

发表于 2006-7-4 10: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液气比,是指与流经吸收塔单位体积烟气量相对应的浆液喷淋量,它直接影响设备设备尺寸和操作费用。液气比决定酸性气体吸收所需要的吸收表面,在其他参数值一定的情况下,提高液气比相当于增大了吸收塔内的喷淋密度,使液气间接触面积增大,脱硫效率也将增大。根据美国电力研究院的FGDPRISM程序优化计算,:16.57L/M3 。
增加了浆液循环泵的流量,从而增加设备的投资和能耗。同时,高液气比还会使吸收塔内严厉损失增大,增加风机能耗,因此应寻找降低液气比的途径,例如加入镁盐、钠碱、已二酸的CaCO3浆液,可以克服其活性较弱的缺点,可以适当降低液气比,同时还可以提高脱硫率。
2. 烟气速度和温度。流速增大,降低塔径减小,据实验表明,气体速度在2.44~3.66之间逐渐增大时,随着气速的增大,脱硫效率下降;但当气速在3.66~24.57m/s之间逐渐增大时,脱硫效率几乎于气速的变化无关。目前,将吸收塔内的烟气流速控制在3.5~4.5m/s。
3. 浆液PH值。浆液池PH值是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的重要运行参数,一方面PH值影响SO2的吸收过程,PH值越高,传质系数增加,SO2的吸收速度就快,但系统设备结构严重。当PH值下降到4时,几乎就不能吸收SO2;另一方面PH值还影响石灰石、CaSO4•2H2O和CaSO3•1/2H2O的溶解度,随着PH值的升高,CaSO3溶解度明显下降,而CaSO4的溶解度则变化不大。因此随着SO2的吸收,溶液的PH值降低,溶液中CaSO3的量增加,并在石灰石粒子表面形成一层液膜,而液膜内部CaCO3的溶解又使PH值上升,溶解度的变化使液膜中CaSO3析出并沉积在石灰石粒子表面,形成一层外壳,使粒子表面钝化,钝化的外壳阻碍了CaCO3的继续溶解,抑制了吸收反应的进行。因此,选择合适的PH值是保证系统良好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一般认为在吸收塔的浆液PH值选择在5.5~6.2为宜。

本文收集不全,下次再整理,最好请各位同仁继续补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听众

40

回帖

26

积分

中级

积分
26
发表于 2006-7-4 10: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参数还与具体工艺有关

我觉得就是湿法里面具体的工艺不同,所选择的参数也不同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开车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听众

974

回帖

47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3

优秀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06-7-5 21: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是的,具体数据多是根据大量实验和实际工程经验得出来的。

此帖子主要是为了解释各个常见的设计参数的含意,主要是给非脱硫人员学习和参考用的,希望大家继续补充

更多的参数名称。希望脱硫脱硝板块的帖子越办越好~
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您的无私分享;期待和大家多交流,从同行到朋友。 QQ :498302238 E-MAIL:0040603236@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听众

3

回帖

214

积分

中级

积分
214
发表于 2006-7-29 23:30:02 | 显示全部楼层
烟气的含尘量也不要忽略了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146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6-10-19 15: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浆液PH值。浆液池PH值是石灰石/石膏法脱硫的重要运行参数,一方面PH值影响SO2的吸收过程,PH值越高,传质系数增加,SO2的吸收速度就快,但系统设备结构严重。当PH值下降到4时,几乎就不能吸收SO2;另一方面PH值还影响石灰石、CaSO4•2H2O和CaSO3•1/2H2O的溶解度,随着PH值的升高,CaSO3溶解度明显下降,而CaSO4的溶解度则变化不大。因此随着SO2的吸收,溶液的PH值降低,溶液中CaSO3的量增加,并在石灰石粒子表面形成一层液膜,而液膜内部CaCO3的溶解又使PH值上升,溶解度的变化使液膜中CaSO3析出并沉积在石灰石粒子表面,形成一层外壳,使粒子表面钝化,钝化的外壳阻碍了CaCO3的继续溶解,抑制了吸收反应的进行。


这就是所谓的石灰石闭塞,呵呵,本人曾经遇到过,纠正起来好难,希望同行们注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听众

2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6-11-29 16: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ph值在4。5~5.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听众

974

回帖

47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3

优秀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06-12-7 17: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没有人讨论吸收塔设计方面的参数呢? 呵呵
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您的无私分享;期待和大家多交流,从同行到朋友。 QQ :498302238 E-MAIL:0040603236@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243

回帖

56

积分

中级

积分
56
发表于 2006-12-7 19: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但也不能忽略浆液密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听众

130

回帖

12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12
发表于 2006-12-8 16: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浆液密度有什么影响呢 ?                为什么三菱的又是30%呢!

[ 本帖最后由 liy1024 于 2006-12-8 16:03 编辑 ]
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改善他人的生活环境。本人可为业主方提供脱硫技术咨询服务,以便业主方更加准确的选择承建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听众

161

回帖

32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5
发表于 2006-12-31 09: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pH值5~6之间,不同设备有不同的工艺设计参数啊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118

回帖

17

积分

中级

积分
17
发表于 2007-1-12 13:03:03 | 显示全部楼层
液气比跟流速,ph值、cl离子、SO2浓度等好多因素有关呢,很复杂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39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7-1-25 10:4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希望知道怎么解决石灰石闭塞的问题。。希望同行们指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听众

2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8-9-4 21: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PH值在5.2时候脱硫率相比最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听众

588

回帖

28

积分

中级

积分
28
发表于 2008-9-5 08: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浆液的密度和烟气中粉尘,我认为也很重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1

回帖

1

积分

初级

积分
1
发表于 2008-9-19 22: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石灰石的闭塞问题如何解决的呢?希望指点一二,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1

回帖

1

积分

初级

积分
1
发表于 2008-9-19 22: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出现石灰石闭塞现象时,参数上表现出来的什么情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6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8-9-20 12:27:29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灰石闭塞时,脱硫效率下降,加石灰石浆PH值化不明显,石膏脱水困难(CaSO3呈胶体状),含水率较高
解决方法:减小脱硫系统的工作负荷(降低烟气量),停止供浆,降低吸收塔PH值,再启动一台氧化风机,增强氧化效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39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8-9-27 20:3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赞一个!!!!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3

回帖

1

积分

初级

积分
1
发表于 2008-10-1 15: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帖子比较好。
影响因素的顺序上要动动吧,感觉PH应该是最敏感的,至于液气比应该是一个吸收塔一个最优数值,而且根据吸收塔数值模型计算的数值也不一定是实际上最佳。
这个东西应该从石灰石-石膏法脱硫最早的出现,是从化学洗涤工艺衍生出来的找影响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74

回帖

3

积分

初级

积分
3
发表于 2008-10-24 22: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脱硫石膏中CaO的含量点31.48%,SO3的含量占到37.4%。这两和物质结晶体就是CaSO4.含量在80%以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能源环保网 ( 苏ICP备17048878号-1 )

GMT+8, 2025-5-11 12:20 , Processed in 0.05618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