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加入能环网
搜索
查看: 11219|回复: 59

[钙基干法] 关于NID与循环流化床工艺的争论

[复制链接]

1

听众

131

回帖

13

积分

中级

积分
13
发表于 2007-9-7 15:5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作过nid的和循环流化床的大侠们,大家讨论一下,两者的优缺点,如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听众

974

回帖

47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3

优秀管理员

发表于 2007-9-7 16: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简单的可以这么说:NID主要是在烟道内喷吸收剂;循环流化床是新建一个吸收塔的,所以这两者是最大的区别!NID烟道不能做太大的,所以对于大机组是有一定弊端。

成本和脱硫效率都有区别,其它优缺点还未仔细比较过呢。呵呵
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您的无私分享;期待和大家多交流,从同行到朋友。 QQ :498302238 E-MAIL:0040603236@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31

回帖

13

积分

中级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07: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国家环保的回答,据我所知NID是增湿循环灰法,它在200MW以上的机组应用是不现实的,但是循环流化床的话,对于它的塌床问题如何避免呢?是设置脱硫塔旁通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31

回帖

13

积分

中级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07:5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能源环保 您好,我已qq上加你为好友,我们可以在线交流 凤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104

回帖

30

积分

中级

积分
30
发表于 2007-9-9 21:07:31 | 显示全部楼层
NID脱硫反应接触时间为1S,CFB为5-7S,所以CFB脱硫效率较高。CFB最大应用在300MW,而NID最大为250MW。NID采用模块化设计,对于大烟气量需多个脱硫塔,而CFB只采用一个塔。当采用电除尘器做脱硫除尘器时,两者均采用空气斜槽,但NID还需设置流化底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31

回帖

13

积分

中级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08:5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5楼的观点,本人不是很赞同.不能简单的说循环流化床的脱硫效率高于NID.怎么说呢,我的个人理解是这样的,NID将增湿混合的过程同反应过程分开处理,在塔外部设置增湿混合器,而循环流化床是在塔内部实现增湿混合\\反应两个过程,所以正因为CFB的塔要完成这两个过程,故它的塔设计时,烟速较低,塔较高,烟气在塔内停留时间要常于NI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31

回帖

13

积分

中级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9-10 08: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NID的应用范围要小于CFB,这是它的弊端.两者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在灰的给料方式上.我觉得NID优于CFB, NID中循环灰的给料量是与水量有关的,而CFB中循环灰量是靠对床压的控制来实现的.我认为如果以床压来控制灰量的话,如果水量发生变化,灰量一定调节不及时,会造成塔内灰湿度的不均匀,甚至掉灰现象.
    不知道各位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听众

974

回帖

47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3

优秀管理员

发表于 2007-9-10 16:39:51 | 显示全部楼层
CFB主要是塔内流场很重要,目前除了靠经验和模拟之外,没听说有其它的好办法。

湿法能长期稳定的运行,循环流化床脱硫却很难做到,关键原因就在这个地方, 而且各家有对CFB

的改进,都是为了在塔内含尘浓度、效率和稳定性几大参数中求得最佳点。
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您的无私分享;期待和大家多交流,从同行到朋友。 QQ :498302238 E-MAIL:0040603236@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31

回帖

13

积分

中级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08: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而且湿法的负荷适应行更强,30%以上都可以,而半干法就差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103

回帖

42

积分

中级

积分
42
发表于 2008-1-19 14: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两种方法原理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工艺设备不同,目前最大都可以做到300MW 机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听众

218

回帖

38

积分

中级

积分
38
发表于 2008-2-28 14:3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wzh 于 2007-9-10 08:56 发表
NID的应用范围要小于CFB,这是它的弊端.两者还有一个区别就是,在灰的给料方式上.我觉得NID优于CFB, NID中循环灰的给料量是与水量有关的,而CFB中循环灰量是靠对床压的控制来实现的.我认为如果以床压来控制灰量的话 ...

请教LWZH兄:NID中循环灰的给料量是与水量有关的的控制是如何实现的,控制增湿反应器的湿度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104

回帖

30

积分

中级

积分
30
发表于 2008-2-28 19: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NID是根据循环灰量来配一定的水量.使循环物料含水量5%它是混合器中加水进行控制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听众

218

回帖

38

积分

中级

积分
38
发表于 2008-3-1 10:3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上兄弟对工艺控制了解的还不够深啊,加水量的控制不是像你想象的这么简单,对增湿反应器内的反应参数的控制应该是必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31

回帖

13

积分

中级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3-1 12: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大家的讨论很又意义。hlq421的说法不是很准确,应该是灰的加入是根据水的量来定的。la9975956兄把增湿器和反应器搞混了,在这里的控制没有那么复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听众

218

回帖

38

积分

中级

积分
38
发表于 2008-3-3 09:3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增湿器内也应该测试温度或湿度吧,只靠前馈控制,精度可能不高!
本人没做过NID工艺,提出来与大家商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听众

218

回帖

38

积分

中级

积分
38
发表于 2008-3-3 09: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了lwzh兄参与“循环流化床塔结构”帖的讨论啊!
http://jishu.eppbbs.com/frame.php? ... 3A//jishu.eppbbs.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听众

65

回帖

4

积分

初级

积分
4
发表于 2008-9-2 10: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1、        NID的半干法脱硫工艺,采用除尘器进口前的垂直烟道作为脱硫反应器,脱硫反应器内的流速高达18m/s以上(对应的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是5m/s),脱硫反应时间大约只有1秒左右(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的塔内脱硫反应时间为8秒以上),是一种典型的输送床反应器,反应器内没有流化运动状态,气固间的滑落速度几乎为零,传热传质效果差,因此,NID的脱硫效率很难达到80%以上,且Ca/S较高。
2、        由于NID工艺采用将降温水注入消化增湿混合器,通过混合了水的灰,注入到烟道反应器内来达到降温的目的(脱硫温度需降低到70℃左右),以加快脱硫反应,这种方法对烧结机负荷变化的适应性差,当烟气温度降低时,一部分来不及得到有效蒸发的、过湿的灰进入到后续的布袋除尘器,容易造成布袋除尘器发生糊袋。(NID通过将水与灰搅拌后注入烟道反应器内,经烟道反应器内蒸发后,出塔的物料含水率控制在4%~5%,因此称为半干法脱硫。烟气循环流化床脱硫工艺,吸收剂和物料是以干态注入到流化床反应器内,降温水单独注入,在塔内充分蒸发,出塔的物料含水率控制在1%,呈干态,因此称为干法脱硫。)
3、        NID采用扁长形的烟道作为反应器,为了气流分布均匀,单个矩形烟道的处理烟气量不大于30万m3/h。当处理大烟气量时,必须采用多个矩形烟道反应器并联,每个反应器对应一个消化混合器,系统复杂。在处理大烟气量,脱硫反应器超过2个时,由于不对称,每个反应器的阻力不一致(数量越多,反应器阻力偏差越大),将影响烧结机的稳定工作。任何一个消化增湿混合器损坏,将造成对应的烟道反应器烟气短路,导致脱硫系统退出运行。因此,多个并联的烟道反应器,脱硫系统的投运率较低(对于450m2,合理设计需要6个并联的烟道反应器。)
4、        物料在混合器内很难搅拌均匀,因此NID工艺的烟道反应器底部在工作时,不断掉灰,必须反应器底部设置连续的机械螺旋排灰装置,将物料提升喂入气力仓泵外送,由于反应器底部掉落的物料颗粒粗、含水量大,气力输送发生堵管的几率较高。
5、        消化增湿混合器内部机械构件多,加上搅拌的是石灰、水和再循环脱硫灰的混合物,温度控制不好,消化增湿混合器内容易结垢,导致机械故障率高,维修工作量大,由于消化混合器直接通过法兰与烟道反应器相连,一旦消化混合器出现故障,则脱硫系统必须退出运行,且只有当烧结机停运后才能检修消化混合器。在处理大烟气量时,由于消化混合器数量多,维护工作量非常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听众

12

回帖

1

积分

初级

积分
1
发表于 2008-9-3 16: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NID技术对反应器内温度控制比较迟钝,换句话说他只是控制湿度5%左右,并不控制反应器出口温度。在实际运行中时常超温,使得布袋除尘器所需的布袋不得不使用耐温更高的滤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31

回帖

13

积分

中级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09:40:25 | 显示全部楼层
17层和18层好象是有意贬低NID技术,试问目前中国半干法什么工艺应用最多,凯迪公司何以转投阿尔斯通,答案不言而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31

回帖

13

积分

中级

积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09:42:57 | 显示全部楼层
17楼和18楼的问题我会一一解答,客观的解答。但有一点我比较同意,NID技术不适合烧结机脱硫,循环流化床到目前为止所做的烧结机项目没有成功案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能源环保网 ( 苏ICP备17048878号-1 )

GMT+8, 2025-5-1 19:33 , Processed in 0.082666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