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7-10-21 01:2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双碱法的结垢是存在的,但很多是可以避免的.结垢主要的原因是:
1.水力计算出现偏差,流速控制不得当.
如果流速低于2米/秒,结垢是很容易发生的.很多管道设计中流速都控制在3.0-3.5米/秒了,毕竟结垢带来的麻烦比管道的磨损危害大的多.
2.管道\\水泵设计选型的不合理.
选择水泵流量与扬程\\合适的管径与管道阻力,如果管道摩擦阻力占泵扬程的40%以上,结垢风险明显增加.比如:A循环浆液泵由于势能以及喷头所需的压力,即使管道发生轻微结垢(管径变小),导致管道阻力增加对泵的扬程(百分比)影响非常小,即泵流量变化不大(管道流速会明显增大,进一步阻止了管道结垢);B石灰乳输送泵由于只是负责将溶液输送到再生反应池,泵的扬程主要是克服管道损失了(提升高度不会太大),管道一旦结垢,对泵的扬程影响较大,泵的流量显著减小,管道流速减小进一步促进管道结垢,恶性循环.
3.PH对结垢的影响
PH对结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废液泵由于PH值低,几乎不怎么结垢的,同样有钙的石灰石-石膏法,由于系统在低PH值运行条件下,结垢也是能够控制得比较好的.如何将你现在厂内的系统运行PH值控制在较低水平呢>当然是增加吸收塔液气比,石灰石-石膏脱硫液气比控制在10左右了,而中小型双碱法液气比都控制在极小(1-2之间,还有人敢做更低,就是担心成本的原因)个人认为这个电费和投资是最不该省的地方.鉴于你厂实际情况,现在改造也不可能了,但你应该检查你们的脱硫运行PH值是否可靠,其实中小脱硫自控环节很薄弱的,如果仪表误差导致系统长期处于高PH值运行前提下,结垢问题当然更突出了.另外石灰的投加检查是否是均匀适量.如果要降低系统的运行PH值,特别是再生液的PH值,现在双碱法已经是工艺成熟的了,现在比较流行的两种,一种再生主产物为NAOH,一种再生主产物为NA2SO3,后一工艺明显再生液所需PH值低很多,当然,这跟你工艺物料平衡有制约关系以及一些技术工艺,不便多谈.需要提醒你的是:再生反应如果使用了空气搅拌的话,系统所需运行PH会高很多,建议采取机械搅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