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加入能环网
搜索
查看: 4323|回复: 12

[钙基湿法] SO2浓度计算

[复制链接]

264

听众

974

回帖

47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3

优秀管理员

发表于 2006-7-18 19: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何在知道煤的硫份的情况下(包括其他参数),知道烟气SO2的浓度?

以1kg煤为例:
1、首先要计算烟气体积:
①理论空气量:Vo=0.0899(Car+0.375 St,ar)+0.265 Har-0.0333 Oar (Nm3/kg)
②烟气容积:Vg=0.01866×(Car+0.375 St,ar)+0.79αV0+0.008 Nar+0.111Har+0.124Mar+0.0161αVo          (Nm3/kg)
2、其次计算二氧化硫体积:Vso2=0.007Sar   (Nm3/kg)
3、计算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Cso2=Vso2/Vg

其中:

Car指收到基碳量,St,ar指收到基全硫份,Har指收到基氢,Oar指收到基氧,Nar指收到基氮,Mar指收到基水分,都属于煤的元素分析中的参数,在煤质资料里就能找到,单位为%,即:例如在计算时,St,ar=0.41%,则计算中带入0.41;α为过量空气系数。
如果只是需要估计一下大致的浓度,可以按1%的含硫量的煤燃烧后烟气中的SO2浓度2200-2400mg/Nm3来估算
在LAFIC脱硫中,算脱硫率中C1-C2/C1,这个C1不好确定,其实C1是时刻变化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听众

2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6-9-28 19:04: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66

回帖

2

积分

初级

积分
2
发表于 2006-10-23 09:05:57 | 显示全部楼层
烟气量还可以用热值法计算
公式如下:
Vo=0.00089*Hi+1.65
Ao=0.00101*Hi+0.5
V=Vo+(m-1)Ao
Hi为煤的低位发热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听众

974

回帖

47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3

优秀管理员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3 09: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计算方法很多,这个只是简单的算法,现在都有自己做的,按照锅炉原理计算的EXCEL表格文件。那个计算成份等还是比较精确些!
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您的无私分享;期待和大家多交流,从同行到朋友。 QQ :498302238 E-MAIL:0040603236@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听众

1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6-11-9 11:2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的 m代表的什么数值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118

回帖

17

积分

中级

积分
17
发表于 2006-11-17 09: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二楼的单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听众

161

回帖

325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325
发表于 2006-11-22 15: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确实,这种计算方法麻烦
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28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7-8-23 21:5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计算方法,非常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52

回帖

3

积分

初级

积分
3
发表于 2008-8-12 23: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52

回帖

3

积分

初级

积分
3
发表于 2008-8-13 13: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求助

为什么附件格式就这几种,没有压缩文件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听众

110

回帖

14

积分

中级

积分
14
发表于 2008-8-14 22: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lz,lz的计算方法方便,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3

回帖

1

积分

初级

积分
1
发表于 2008-8-23 13: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东西我一直在找,也上群里找大家问过,搞设计的也发了他们详细和不详细的公式,现在看了环保的帖子我想把我的看法在这汇总一下,和大家一起讨论下。
1、为什么要算这个入口SO2浓度?
我的理解(我是搞生产的)是考虑自己系统的处理能力,认为这个标准是入口浓度小于XXXX。大致算了算,感觉不应该把眼睛盯着入口浓度,因为这个参数是个瞬时的、微观参数,如果手段足够它当然不失为我们掌握整个系统的最佳参数,但实际上我们把握不了它,有的只是个理论数值。煤种一变,即使是一个长期供货的煤种这个参数也不是唯一的,同时影响的因素还有锅炉方面的。我这的系统已运行了段时间,有时候入口2000以上系统还运行的很好,有些时候连1500都不到却提不起效率,这个情况和系统等是有关系,但我认为在S含量基本不变或变动微小的前提下,烟气量变化远远大于前者,不是系统的出力高了或系统调整的如何,而是因为烟气量的变化遮住了事实。
2、相对于微观参数应该盯着S份
对于生产单位更多的时候不可能做C、H、O、N、S等煤的元素分析,一般都只出S份,而且这个数值一般是8小时左右的取样平均数值,这个数值有个理论对应的SO2数值,这时不管入口浓度的高低SO2的总量是死的,变化的只是风量或者说BUF的出力,浆液循环泵和浆液制备系统出力调整到吸收塔PH值在规定范围内就说明系统可以了。
3、这个浓度计算应该说只是设计方给甲方提供的一个看的,用起来不怎么样,以后进入生产阶段还会误导。再补充一点,我们厂设计煤种0.4对应浓度1050,校核煤种0.41对应浓度是近1200,这与环保提供的经验数值已不能套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9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8-9-14 10: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璎濊瑵浣犵殑璩囨枡 鐝惧湪棣?笂渚嗚│绠椾竴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能源环保网 ( 苏ICP备17048878号-1 )

GMT+8, 2025-5-7 12:59 , Processed in 0.06006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