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加入能环网
搜索
查看: 2728|回复: 7

[钙基湿法] 关于典型湿法一些介绍(网上收集的资料)

[复制链接]

264

听众

974

回帖

47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3

优秀管理员

发表于 2006-7-20 18: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膏脱水系统      
在吸收塔浆液池中石膏不断产生。为了使浆液密度保持在计划的运行范围内,需将石膏浆液(17%到20%固体含量)从吸收塔中抽出。浆液通过吸收塔排出泵至石膏浆液缓冲箱,石膏浆液经混合均匀后泵到旋流器站,进行石膏一级脱水使底流石膏固体含量达约50%,底流直接送至真空皮带过滤机进一步脱水至含水10%。溢流含3-5%的细小固体微粒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滤液箱,最终返回到吸收塔。旋流器的溢流被输送到废水旋流站进一步分离处理。
       石膏脱水系统及废水处理系统的主要子系统有:
       吸收塔排出泵系统
       旋流器站(一级脱水系统)
       真空皮带过滤机(二级脱水系统)
       废水旋流站
化学吸收过程的速率及过程阻力
       化学吸收过程的速率,是由物理吸收的气液传质速度和化学反应速度决定的。化学吸收过程的阻力,也是由物理吸收气液传质的阻力和化学反应阻力决定的。
       在物理吸收的气液传质过程中,被吸收气体气液两相的吸收速率,主要取决于气相中被吸收组分的分压,和吸收达到平衡时液相中被吸收组分的平衡分压之差。此外,也和传质系数有关,被吸收气体气液两相间的传质阻力,通常取决于通过气膜和液膜分子扩散的阻力。
       烟气脱硫通常是在连续及瞬间内进行,发生的化学反应是极快反应、快反应和中等速度的反应,如NaOH、Na2CO3、和Ca(OH)2等碱液吸收SO2。为此,被吸收气体气液相间的传质阻力,远较该气体在液相中与碱液进行反应的阻力大得多。对于极快不可逆反应,吸收过程的阻力,其过程为传质控制,化学反应的阻力可忽略不计。例如,应用碱液或氨水吸收SO2时,化学吸收过程为气膜控制,过程的阻力为气膜传质阻力。
       液相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快反应和中等速度的反应时,化学吸收过程的阻力应同时考虑传质阻力和化学反应阻力。

湿法烟气脱硫的碱液浓度对传质速度的影响

       研究得出,应用碱液吸收酸性气体时,碱液浓度的高低对化学吸收的传质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当碱液的浓度较低时,化学传质的速度较低;当提高碱液浓度时,传质速度也随之增大;当碱液浓度提高到某一值时,传质速度达到最大值,此时碱液的浓度称为临界浓度;当碱液浓度高于临界浓度时传质速度并不增大。
       为此,在烟气脱硫的化学吸收过程中,当应用碱液吸收烟气中的SO2时,适当提高碱液的浓度,可以提高对SO2的吸收效率。但是,碱液的浓度不得高于临界浓度。超过临界浓度之后,进一步提高碱液的浓度,脱硫效率并不能提高。可以得出,在烟气脱硫中,吸收SO2的碱液浓度,并非愈高愈好。碱液的最佳浓度为临界浓度,此时脱硫效率最高。

湿法烟气脱硫的主要化学反应
       在湿法烟气脱硫中,SO2和吸收剂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
       1. 同水的反应
       SO2溶于水形成亚硫酸
       H2O+SO2 ─→ H2SO3  ─→ H+ + HSO3-  ─→ 2H+ + SO3-2                     
       温度升高时,反应平衡向左移动。
       2. 同碱反应
       SO2及易与碱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亚硫酸盐。碱过剩时生成正盐;SO2过剩时形成酸式盐。
       2MeOH+SO2 ─→Me2SO3+H2O
       Me2SO3+SO2+H2O ─→ 2MeHSO3
       Me2SO3+MeOH ─→ Me2SO4+H2O
       亚硫酸盐不稳定,可被烟气中残留的氧气氧化成硫酸盐:
       Me2SO3+1/2O2─→MeSO4
       3. 同弱酸盐反应
       SO2易同弱酸盐反应生成亚硫酸,继之被烟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稳定的硫酸盐。如同石灰石反应:
       CaCO3+SO2+1/2H2O ─→CaSO3•1/2H2O+CO2↑
       2CaSO3•1/2H2O+O2+3H2O ─→2CaSO4•2H2O
       4. 同氧化剂反应
       SO2同氧化剂反应生成SO3
       SO2+1/2O2 ─→SO3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加速SO2氧化成SO3的反应。在水中,SO2经催化剂作用被迅速氧化成SO3,并生成H2SO4:
       SO2+1/2O+H2O ─→ H2SO4
       5. 同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金属氧化物,如MgO、ZnO、MnO、CuO等,对SO2均有吸收能力,然后再用加热的方法使吸收剂再生,并得到高浓度的SO2。这里以MgO为例加以说明:
       MgO+H2O ─→Mg(OH)2
       Mg(OH)2+SO2+5H2O ─→MgSO3•6H2O
       MgSO3•6H2O ─→MgSO3+6H2O↑
       MgSO3 ─→MgO+SO2
      吸收剂再生后可循环使用,并可回收SO2,达到高浓度的气态SO2。经液化后得到液态SO2。

湿法烟气脱硫的类型及工艺过程
       1. 类型
       根据各种不同的吸收剂,湿法烟气脱硫可分为石灰石/石膏法、氨法、钠碱法、铝法、金属氧化镁法等,每一类型又因吸收剂不同。
       2. 工艺过程
       湿法烟气脱硫的工艺过程多种多样,但他们也具有相似的共同点:含硫烟气的预处理(如降温、增湿、除尘),吸收,氧化,富液处理(灰水处理),除雾(气水分离),被净化后的气体再加热,以及产品浓缩和分离等。石灰石/石灰——石膏法,是燃煤煤电厂应用最广泛、最多的典型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我国燃煤锅炉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过程较多,其中较典型的工艺过程为旋流塔板高效脱硫除尘工艺过程和湿法氧化镁延期脱硫工艺过程。

湿法烟气脱硫的氧化槽

       氧化槽的功能是接受和储存脱硫剂、溶解石灰石,鼓风氧化CaSO3,结晶生成石膏。循环的吸收剂在氧化槽内的设计停留时间一般为4-8min,与石灰石反应性能有关。石灰石反应性能越差,为使之完全溶解,则要求它在池内滞留时间越长。氧化空气采用罗茨风机或离心风机鼓入,压力约5×104-8.6×104Pa一般氧化1mo1SO2需要1mo1 O2。
脱硫塔顶部净化后烟气的除雾
        湿法吸收塔在运行过程中,易产生粒径为10~60m的“雾”。“雾”不仅含有水分,它还溶有硫酸、硫酸盐、SO2等,如不妥善解决,任何进入烟囱的“雾”,实际就是把SO2排放到大气中,同时也造成引风机的严重腐蚀。因此,工艺上对吸收设备提出除雾的要求。被净化的气体在离开吸收塔之前要进行除雾。通常,除雾器多设在吸收塔的顶部。
       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吸收塔尚未设置除雾器,这不仅造成SO2的二次污染,对引风机的腐蚀也相当严重。
       脱硫塔顶部净化后烟气的出口应设有除雾器,通常为二级除雾器,安装在塔的圆筒顶部(垂直布置)或塔出口的弯道后的平直烟道上(述评布置)。后者允许烟气流速高于前者。对于除雾器应设置冲洗水,间歇冲洗除雾器。净化除雾后烟气中残余的水分一般不得超过100mg/m3,更不允许超过200mg/m3,否则含沾污和腐蚀热交换器、烟道和风机。
湿法烟气脱硫的结垢和堵塞
       在湿法烟气脱硫中,设备常常发生结垢和堵塞。设备结垢和堵塞,已成为一些吸收设备能否正常长期运行的关键问题。为此,首先要弄清楚结构的机理,影响结构和造成堵塞的因素,然后有针对性地从工艺设计、设备结构、操作控制等方面着手解决。
       一些常见的防止结垢和堵塞的方法有:在工艺操作上,控制吸收液中水份蒸发速度和蒸发量;控制溶液的PH值;控制溶液中易于结晶的物质不要过饱和;保持溶液有一定的晶种;严格除尘,控制烟气进入吸收系统所带入的烟尘量,设备结构要作特殊设计,或选用不易结垢和堵塞的吸收设备,例如流动床洗涤塔比固定填充洗涤塔不易结垢和堵塞;选择表面光滑、不易腐蚀的材料制作吸收设备。
       脱硫系统的结构和堵塞,可造成吸收塔、氧化槽、管道、喷嘴、除雾器设置热交换器结垢和堵塞。其原因是烟气中的氧气将CaSO3氧化成为CaSO4(石膏),并使石膏过饱和。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自然氧化的湿法系统中,控制措施为强制氧化和抑制氧化。
       强制氧化系统通过向氧化槽内鼓入压缩空气,几乎将全部CaSO3氧化成CaSO4,并保持足够的浆液含固量(大于12%),以提高石膏结晶所需要的晶种。此时,石膏晶体的生长占优势,可有效控制结垢。
       抑制氧化系统采用氧化抑制剂,如单质硫,乙二胺四乙酸(EDTA)及其混合物。添加单质硫可产生硫代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自由基反应,从而干扰氧化反应。EDTA则通过与过渡金属生成螯合物和亚硫酸根反应而抑制氧化反应。

湿法脱硫烟气的预冷却

       大多数含硫烟气的温度为120~185℃或更高,而吸收操作则要求在较低的温度下(60℃左右)进行。低温有利于吸收,高温有利于解吸。因而在进行吸收之前要对烟气进行预冷却。通常,将烟气冷却到60℃左右较为适宜。常用冷却烟气的方法有:应用热交换器间接冷却;应用直接增湿(直接喷淋水)冷却;用预洗涤塔除尘增湿降温,这些都是较好的方法,也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方法。通常,国外湿法烟气脱硫的效率较高,其原因之一就是对高温烟气进行增湿降温。
       我国目前已开发的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尤其是燃煤工业锅炉及窑炉烟气脱硫技术,高温烟气未经增湿降温直接进行吸收操作,较高的吸收操作温度,使SO2的吸收效率降低,这就是目前我国燃煤工业锅炉湿法烟气脱硫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湿法脱硫烟气的预处理
       含有SO2的烟气,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烟尘。在吸收SO2之前,若能专门设置高效除尘器,如电除尘器和湿法除尘器等,除去烟尘,那是最为理想的。然而,这样可能造成工艺过程复杂,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过高,在经济上是不太经济的。若能在SO2吸收时,考虑在净化SO2的过程中同时除去烟尘,那是比较经济的,是较为理想的,即除尘脱硫一机多用或除尘脱硫一体化。例如,有的采取在吸收塔前增设预洗涤塔、有的增设文丘里洗涤器。这样,可使高温烟气得到冷却,通常可将120~180℃的高温烟气冷却到80℃左右,并使烟气增湿,有利于提高SO2的吸收效率,又起到了除尘作用,除尘效率通常为95%左右。有的将预洗涤塔和吸收塔合为一体,下段为预洗涤段,上段为吸收段。喷雾干燥法烟气脱硫技术更为科学,含硫烟气中的烟尘,对喷雾干燥塔无任何影响,生成的硫酸盐干粉末和烟尘一同被袋滤器捕集,不用增设预除尘设备,是比较经济的。
       近年来,我国研究及开发的燃煤工业锅炉和窑炉烟气脱硫技术,多为脱硫除尘一体化,有的在脱硫塔下端增设旋风除尘器,有的在同一设备中既除尘又脱硫。

富液的处理

       用于烟气脱硫的化学吸收操作,不仅要达到脱硫的要求,满足国家及地区环境法规的要求,还必须对洗后 SO2的富液(含有烟尘、硫酸盐、亚硫酸盐等废液)进行合理的处理,既要不浪费资源,又要不造成二次污染。合理处理废液,往往是湿法烟气脱硫烟气脱硫技术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吸收法烟气脱硫工艺过程设计,需要同时考虑SO2吸收及富液合理的处理。所谓富液合理处理,是指不能把碱液从烟气中吸收SO2形成的硫酸盐及亚硫酸盐废液未经处理排放掉,否则会造成二次污染。回收和利用富液中的硫酸盐类,废物资源化,才是合理的处理技术。例如,日本湿法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脱硫,成功地将富液中的硫酸盐类转化成优良的建筑材料——石膏。威尔曼洛德钠法烟气脱硫,把富液中的硫酸盐类转化成高浓度高纯度的液体SO2,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亚硫酸钠法烟气脱硫,将富液中的硫酸盐转化成为亚硫酸钠盐。上述这些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对吸收SO2后的富液都进行了妥善处理,既节省了资源,又不造成二次污染,不会污染水体。
       对于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一般应控制氯离子含量小于2000mg/L。脱硫废液呈酸性(PH4~6),悬浮物质量分数为9000~12700mg/L,一般含汞、铅、镍、锌等重金属以及砷 、氟等非金属污染物。典型废水处理方法为:先在废水中加入石灰乳,将PH值调至6~7,去除氟化物(产品CaF2沉淀)和部分重金属;然后加入石灰乳、有机硫和絮凝剂,将PH升至8~9,使重金属以氢氧化物和硫化物的形式沉淀。

湿法烟气脱硫对脱硫塔的要求
       湿法烟气脱硫对脱硫塔的要求
       用于燃煤发电厂烟气脱硫的大型脱硫装置称为脱硫塔,而用于燃煤工业锅炉和窑炉烟气脱硫的小型脱硫除尘装置多称为脱硫除尘器。在脱硫塔和脱硫尘器中,应用碱液洗涤含SO2的烟气,对烟气中的SO2进行化学吸收。为了强化吸收过程,提高脱硫效率,降低设备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脱硫塔和脱硫除尘器应满足以下的基本要求:
     (1)气液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和一定的接触时间;
     (2)气液间扰动强烈,吸收阻力小,对SO2的吸收效率高;
     (3)操作稳定,要有合适的操作弹性;
     (4)气流通过时的压降要小;
     (5)结构简单,制造及维修方便,造价低廉,使用寿命长;
     (6)不结垢,不堵塞,耐磨损,耐腐蚀;
     (7)能耗低,不产生二次污染。
       SO2吸收净化过程,处理的是低浓度SO2烟气,烟气量相当可观,要求瞬间内连续不断地高效净化烟气。因而,SO2参加的化学反应应为极快反应,它们的膜内转化系数值较大,反应在膜内发生,因此选用气相为连续相、湍流程度高、相界面较大的吸收塔作为脱硫塔和脱硫除尘器比较合适。通常,喷淋塔、填料塔、喷雾塔、板式塔、文丘里吸收塔等能满足这些要求。其中,填料塔因其气液接触时间和气液比均可在较大的范围内调节,结构简单,在烟气脱硫中获得广泛地应用。

常见吸收塔的性能
       目前国内外燃煤电厂常用的脱硫塔,主要有喷淋空塔、填料塔、双回路塔及喷射鼓炮塔等四种。      
湿法烟气脱硫的基本原理
物理吸收的基本原理
       气体吸收可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两种。如果吸收过程不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单纯是被吸收气体溶解于液体的过程,称为物理吸收,如用水吸收SO2。物理吸收的特点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被吸气体的吸收量减少。
       物理吸收的程度,取决于气--液平衡,只要气相中被吸收的分压大于液相呈平衡时该气体分压时,吸收过程就会进行。由于物理吸收过程的推动力很小,吸收速率较低,因而在工程设计上要求被净化气体的气相分压大于气液平衡时该气体的分压。物理吸收速率较低,在现代烟气中很少单独采用物理吸收法。
•        化学吸收法的基本原理
       若被吸收的气体组分与吸收液的组分发生化学反应,则称为化学吸收,例如应用碱液吸收SO2。应用固体吸收剂与被吸收组分发生化学反应,而将其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过程,也属于化学吸收,例如炉内喷钙(CaO)烟气脱硫也是化学吸收。
       在化学吸收过程中,被吸收气体与液体相组分发生化学反应,有效的降低了溶液表面上被吸收气体的分压。增加了吸收过程的推动力,即提高了吸收效率又降低了被吸收气体的气相分压。因此,化学吸收速率比物理吸收速率大得多。
       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都受气相扩散速度(或气膜阻力)和液相扩散速度(或液膜阻力)的影响,工程上常用加强气液两相的扰动来消除气膜与液膜的阻力。在烟气脱硫中,瞬间内要连续不断地净化大量含低浓度SO2的烟气,如单独应用物理吸收,因其净化效率很低,难以达到SO2的排放标准。因此,烟气脱硫技术中大量采用化学吸收法。用化学吸收法进行烟气脱硫,技术上比较成熟,操作经验比较丰富,实用性强,已成为应用最多、最普遍的烟气脱硫技术。

石灰石-石膏系统中吸收塔的结垢问题 
1 结垢机理
  1)石膏终产物超过了悬浮液的吸收极限,石膏就会以晶体的形式开始沉积,当相对饱和浓度达到一定值时,石膏晶体将在悬浮液中已有的石膏晶体表面进行生长,当饱和度达到更高值时,就会形成晶核,同时,晶体也会在其它各种物体表面上生长,导致吸收塔内壁结垢。
  2)吸收液pH值的剧烈变化,低pH值时,亚硫酸盐溶解度急剧上升,硫酸盐溶解度略有下降,会有石膏在很短时间内大量产生并析出,产生硬垢。而高pH值亚硫酸盐溶解度降低,会引起亚硫酸盐析出,产生软垢。在碱性pH值运行会产生碳酸钙硬垢。
2 解决办法
  1)运行控制溶液中石膏过饱和度最大不超过130%。
  2)选择合理的pH值运行,尤其避免运行中pH值的急剧变化。
  3)向吸收液中加入二水硫酸钙或亚硫酸钙晶种,以提供足够的沉积表面,使溶解盐优先沉积在表面,而减少向设备表面的沉积和增长。
  4)向吸收液中加入添加剂如:镁离子、乙二酸。乙二酸可以起到缓冲pH值的作用,抑制二氧化硫溶解,加速液相传质,提高石灰石的利用率。镁离子的加入生成了溶解度大的MgCO3,增加了亚硫酸根离子的活度,降低了钙离子浓度,使系统在未饱和状态下运行,以防止结垢。另外,氢氧化镁或碳酸镁的溶解度远较石灰石大,所以设计中为了降低液气比,采用石灰石中添加氢氧化镁或碳酸镁,称加强镁石灰石-石膏法。在当地镁盐产量丰富的情况下,是有很大优势的,其效果高于传统石灰石-石膏法。

石灰石中碳酸镁含量的影响
石灰石脱硫主要是通过钙离子吸收硫酸根形成含两个结晶水的硫酸钙来进行的,石膏晶体CaSO4.2H2O,易于处理,对环境无污染。当烟气中含硫浓度较高时,经过旋液分离器后增设真空皮带过滤机过滤成含水率在15%-20%左右的石膏,可以用作水泥缓凝剂和建筑材料等,当烟气中含硫较低,脱流石膏含量较少时,可对其抛弃处理,直接排入沉灰池。
  石灰石中碳酸镁的存在会使钙离子含量减少,同时镁离子的存在也会抢夺一部分硫酸根,减少了石膏的形成,降低了脱硫的效率。
  根据国外的设计规定,石灰石中碳酸镁的含量不能大于5%。主要原因是镁离子的含量高了会影响钙离子的溶解,降低脱硫效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听众

2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6-8-7 10: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very good
thanks ,you are the bes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22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9-3-20 11:00: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同意楼上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24

回帖

1

积分

初级

积分
1
发表于 2009-3-20 11: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多,还没看,但我想一定是我的要的,谢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9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9-12-5 16:47:13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增长知识和经验,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29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9-12-8 14: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基础知识,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听众

2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9-12-10 20:3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好,增长知识和经验,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50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7 10:4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能源环保网 ( 苏ICP备17048878号-1 )

GMT+8, 2025-5-15 07:09 , Processed in 0.06060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