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加入能环网
搜索
查看: 3837|回复: 13

[钙基湿法] 什么是水平衡?影响他的因素都有什么!

[复制链接]

1

听众

5

回帖

3

积分

初级

积分
3
发表于 2008-4-6 15: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家来探讨下!!!!!!:054 :054
什么是水平衡?影响他的因素?如何保持才能更好的进行除雾器冲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5

回帖

3

积分

初级

积分
3
 楼主| 发表于 2008-4-7 16:2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的都帮下吧!
谢谢!!:056 :05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502

回帖

46

积分

中级

积分
46
发表于 2008-4-7 19: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平衡包括吸收塔内的水平衡和系统的水平衡
分表表示进入吸收塔和系统的水与离开吸收塔和系统的水需要一样多
影响的因素主要是烟气温度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8

回帖

1

积分

初级

积分
1
发表于 2008-4-15 12: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wo  shi  liuqing        



8.5
吸收塔水平衡的计算

吸收塔的水平衡包括,水的输入及水的输出两部分。水的输出包括:蒸发的水、排出的石膏浆液、水合作用(即石膏的结晶水)。水的输入包括:石灰石浆液所含的水、预喷淋(一般先不考虑)、以及清洗除雾器所增加的新鲜水。

由于排出的石膏浆液含固量基本上为确定的。所以可以很容易计算出,吸收塔需要输入的水的量。
8.6 整个系统的水平衡
对于整个系统而言,能够把系统里面的水带出系统的方式有以下几种:蒸发、水合作用的结晶水、石膏块的非完全干爽(一定的含水量)以及水处理后废水的排放。
对于废水排放而言,由于现时运行的排放标准可以查出,而新鲜加入的水的含氯量基本上可以知道,因此可以计算出一般的最小废水排放量。
因此。为了保持系统的整体水平衡,输入的除雾器清洗水应该等于或大于系统的输出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8

回帖

1

积分

初级

积分
1
发表于 2008-4-15 12: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hai   shi   wo



1 主要性能参数
(1) 除雾性能
除雾性能可用除雾效率来表示。除雾效率指除雾器在单位时间内捕集到的液滴质量与进入除雾器液滴质量的比值。除雾效率是考核除雾器性能的关键指标。影响除雾效率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烟气流速、通过除雾器断面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叶片结构、叶片之间的距离及除雾器布置形式等。
对于脱硫工程,目前用于衡量除雾性能的参数主要是除雾后烟气中的雾滴含量。一般要求,通过除雾器后雾滴含量一个冲洗周期内的平均值小于75mg/Nm3。该处的雾滴是指雾滴粒径大于15μm的雾滴,烟气为标准干烟气。其取样距离为离除雾器距离1-2m的范围内。
目前国内尚无脱硫系统除雾器性能测试标准, 连州电厂根据AE公司提供的资料采用以下方法:
I
在除雾器出口烟道上用烟气采样仪采集烟气,记录采样时间,同步测量烟气流速、标准干烟气量、烟温、烟气含湿量、烟气含氧量等。
II
在除雾器出口,用带加热采样管和尘分离器的标准除尘设备对气体进行等速采样。采样体积为5m3,采样后用超纯水对采样管和采样设备进行反复冲洗,洗液倒入25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后用EDTA法测定Mg2+含量。
III
用稀释的高氯酸和超纯水对采样后的微纤维过滤器进行反复冲洗,洗液用慢速厚型定性层析滤纸过滤到250ml容量瓶中,定容。混匀后用EDTA法测定Mg2+含量。另取1个新的微纤维过滤器作空白样。脱硫|脱硝|能源|水处理|除尘|固废用烟尘采样仪测定吸收塔进口烟尘浓度,然后计算除雾器出口液滴质量浓度。
(2)压力降脱硫|脱硝|能源|水处理|除尘|固废
压力降指烟气通过除雾器通道时所产生的压力损失,系统压力降越大,能耗就越高。除雾系统压降的大小主要与烟气流速、叶片结构、叶片间距及烟气带水负荷等因素有关。当除雾器叶片上结垢严重时系统压力降会明显提高,所以通过监测压力降的变化有助把握系统的状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湿法脱硫系统除雾器的压力降一般要求小于200Pa
2 除雾器的特性参数能源
(1) 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dcr
波形板除雾器利用液滴的惯性力进行分离,在一定的气流流速下,粒径大的液滴惯性力大,易于分离,当液滴粒径小到一定程度时,除雾器对液滴失去了分离能力。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是指除雾器在一定气流流速下能被完全分离的最小液滴粒径。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越小,表示除雾器除雾能力越强。能源
环保,工程,论坛应用于世法脱硫系统屋脊式除雾器,其除雾器临界分离粒径在20-30μm
(2) 除雾器临界烟气流速
在一定烟速范围内,除雾器对液滴分离能力随烟气流速增大而提高,但当烟气流速超过一定流速后除雾能力下降,这一临界烟气流速称为除雾器临界烟气流速。临界点的出现,是由于产生了雾沫的二次夹带所致,即分离下来的雾沫,再次被气流带走,其原因大致是:
撞在叶片上的液滴由于自身动量过大而破裂、飞溅;
气流冲刷叶片表面上的液膜,将其卷起、带走。因此,为达到一定的除雾效果,必须控制流速在一合适范围:最高速度不能超过临界气速;最低速度要确保能达到所要求的最低除雾效率。
3 除雾器的主要设计参数
(1)烟气流速
通过除雾器断面的烟气流速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除雾器的正常运行,烟气流速过高易造成烟气二次带水,从而降低除雾效率,同时流速高系统阻力大,能耗高。通过除雾器断面的流速过低,不利于气液分离,同样不利于提高除雾效率。此外设计的流速低,吸收塔断面尺寸就会加大,投资也随之增加。设计烟气流速应接近于临界流速。根据不同除雾器叶片结构及布置形式,设计流速一般选定在3.55.5m/s之间。
(2)除雾器叶片间距
叶片间距的大小,对除雾器除雾效率有很大影响。随着叶片间距的增大除雾效率降低。板间距离的增大,使得颗粒在通道中的流通面积变大,同时气流的速度方向变化趋于平缓,而使得颗粒对气流的跟随性更好,易于随着气流流出叶片通道而不被捕集,因此除雾效率降低。
除雾器叶片间距的选取对保证除雾效率,维持除雾系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叶片间距大,除雾效率低,烟气带水严重,易造成风机故障,导致整个系统非正常停运。叶片间距选取过小,除加大能耗外,冲洗的效果也有所下降,叶片上易结垢、堵塞,最终也会造成系统停运。叶片间距根据系统烟气特征(流速、SO2含量、带水负荷、粉尘浓度等)、吸收剂利用率、叶片结构等综合因素进行选取。叶片间距一般设计在20~95mm。目前脱硫系统中最常用的除雾器叶片间距大多在30~50mm
(3) 除雾器的级数
级数的增加,除雾效率增大,而压力损失也随之增大。除雾器的设计要以提高除雾效率和降低阻力损失为宗旨。因此,单纯地追求除雾效率而增加级数,却忽视了气流阻力损失的增加,其结果将使能量的损耗显著增加。现在的WFGD系统采用两级除雾系统。
(4)除雾器冲洗水压脱硫|脱硝|能源|水处理|除尘|固废 c
除雾器水压一般根据冲洗喷嘴的特征及喷嘴与除雾器之间的距离等因素确定(喷嘴与除雾器之间距离一般≤lm),冲洗水压低时,冲洗效果差。冲洗水压过高则易增加烟气带水,同时降低叶片使用寿命。一般情况下,第二级除雾器之间,每级除雾器正面(正对气流方向)与背面的冲洗压力都不相同,第1级除雾器的冲洗水压高于第2级除雾器,除雾器正面的水压应控制在2.5×l05Pa以内,除雾器背面的冲洗水压应>1.0×105Pa,具体的数值需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确定。能源
环保,工程,论坛
(5) 除雾器冲洗水量
选择除雾器冲水量除了需满足除雾器自身的要求外,还需考虑系统水平衡的要求,有些条件下需采用大水量短时间冲洗,有时则采用小水量长时间冲洗,具体冲水量需由工况条件确定,一般情况下除雾器断面上瞬时冲洗耗水量约为
(6) 冲洗覆盖率
冲洗覆盖率是指冲洗水对除雾器断面的覆盖程度。
式中:冲洗覆盖率 n—为喷嘴数量,个 h—为冲洗喷嘴距除雾器表面的垂直距离 a—为喷射扩散角 A—为除雾器有效通流面积,m2;根据不同工况条件,冲洗覆盖率一般可以选在100~300%之间。
(7)除雾器冲洗周期
冲洗周期是指除雾器每次冲洗的时间间隔。由于除雾器冲洗期间会导致烟气带水量加大(一般为不冲洗时的3~5)。所以冲洗不宜过于频繁,但也不能间隔太长,否则易产生结垢现象,除雾器的冲洗周期主要根据烟气特征及吸收剂确定,一般以不超过2h为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8

回帖

1

积分

初级

积分
1
发表于 2008-4-15 12:51:16 | 显示全部楼层
把这两个联系在一起写一下   他那道题不是这么问的



应该是  二、什么是水平衡?影响它的因素,如何保持才能更好的进行除雾器冲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146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8-4-29 11: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拉锁 于 2008-4-15 12:48 发表
wo  shi  liuqing        


8.5
吸收塔水平衡的计算
吸收塔的水平衡包括,水的输入及水的输出两部分。水的输出包括:蒸发的水、排出的石膏浆液、水合作用(即石膏的结晶水)。水的输入包括:石灰石浆液 ...

不赞成吸收塔水平衡完全依靠除雾器冲洗实现,对于系统设置GGH与不设GGH的系统来讲,吸收塔补水量是不一样的,对于没有GGH的系统来讲,吸收塔水平衡完全依靠除雾器冲洗水做主要调节的话,除雾器可能出现严重的过冲现象。
浅谈烟气脱硫除雾器除雾效果对湿法FGD系统的影响
茜天光1
李军民2
周长城2
(1.江苏省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江苏太仓
215433,
2.江苏苏源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1102)
文 摘 本文从分析湿法FGD除雾器的工作原理入手,结合多年的现场实践,根据除雾器运行工况对FGD系统安全、经济运行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分析,着重从运行角度出发,提出确保除雾器获得良好除雾效果的主要方法。
关键词 FGD 除雾器 除雾效果
影响
在我国,80%以上的煤都是以直接燃烧的方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源,煤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烟气脱硫(flue gas desulfurization,FGD)是控制二氧化硫污染的主要措施。除雾器是湿法FGD的关键设备,用于经吸收塔洗涤后分离烟气携带的液滴。一般设两级除雾器,布置于吸收塔顶部最后一个喷淋层的上部或着吸收塔出口的净烟气烟道上。烟气通过两级除雾后,携带液滴含量一般要求低于75mg/Nm3(干基)。由于被分离的液滴也含有石膏等固态物,存在除雾器叶片结垢的危险,需定期进行在线冲洗,除去所含浆液雾滴。因此,除雾器都配有冲洗水系统,同时冲洗水还用于补充吸收塔中的水分损失。除雾器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不仅除雾效果差,烟气携带液滴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而且会使系统能耗增加,影响经济性能严重的会影响FGD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除雾器的工作原理
目前主流的湿法FGD一般均采用图示的折流板形式的除雾器,当携带有浆液液滴的湿烟气流经除雾器断面时,由于烟气流动方向在除雾器流道中不断发生偏折,湿烟气中携带的液滴在惯性力的作用下撞击在除雾器表面并被其粘附于板片壁面上形成薄液膜,在板片下端形成液滴落到收集槽从而达到除雾的目的。粘附在除雾器表面的污垢在冲洗水的作用下在除雾器底部集水槽集中后经除雾器疏水管回到吸收塔内。
2、影响除雾器除雾效果的因素
由折流板式除雾器利用液滴的惯性分离的原理可知,除雾器除雾效果与烟气流速相关。在一定烟速范围内,除雾器对液滴分离能力随烟气流速增大而提高。但流速过高烟气的携带能力增强,容易产生了雾沫的二次夹带,同时流速过大提高了系统阻力和能耗。流速过低不利于气液惯性分离效果和降低除雾效率,即流经除雾器的烟气流速应具有一个合理的范围。也就是说除雾器正常工作应满足以下要求:
⑴正常运行中流经除雾器断面烟气流速应位于利于惯性分离的流速区间,一般选定在3.5~5.5m/s之间。此项因素一般在系统设计过程中,通过合理设置除雾器通流截面保证。
在FGD系统投入运行后,引起流经除雾器烟气流速发生大幅度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旁路挡板全部或部分开启工况下,在锅炉尾部水平烟道与FGD升压风机作用下因烟气回流所增加的再循环烟气量而导致的流速升高。
⑵流经除雾器断面各通道的烟气流速应尽量分布均匀,此项因素应由设计、安装及运行中同时采取手段予以保证。在设计上,应通过在吸收塔出口(除雾器进口)合理设置导流板来满足除雾器工作需求(对于垂直式除雾器而言);在系统安装完成后,运行中保证除雾器截面流速均匀分布的主要任务为保证除雾器各流道的畅通,即不可发生结垢引起的局部流道堵塞导致其他流道内的烟气流速升高引起烟气携带量增加而影响整台除雾器的除雾效果。当除雾器叶片上结垢严重时系统压力降会明显提高,所以通过监测压力降的变化有助把握系统的状行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3、除雾器除雾效果差所引发的后果
首先对于除雾器本身而言,如果冲洗不及时,容易造成除雾器本体叶片的结垢。结垢严重时,会形成除雾器的堵塞和结构坍塌,发生FGD系统整体瘫痪。
其次,对于GGH的结垢也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国内火力发电机组湿法脱硫300MW及以下级别机组一般设置GGH,由除雾器在FGD系统中的位置(位于吸收塔与GGH之间)可知,由于除雾器除雾效果差导致进入GGH的净烟气中携带的含有石膏颗粒及尘粒液滴在GGH受热面表面蒸发结晶将直接导致GGH的结垢堵塞。GGH结垢的主要来源:其一,原烟气流经电除尘器后进入FGD系统烟气中的剩余粉尘;其二,经除雾器后净烟气携带的含有石膏颗粒及尘粒液滴在GGH受热面表面蒸发结晶的产物。原烟气中携带粉尘较易清除,且目前火力发电机组所配备的除尘器一般均能满足FGD系统运行需求,因此可以说:因除雾器设计或运行不当导致的除雾器除雾效果不良是造成湿法脱硫中GGH堵塞的罪魁祸首。由于除雾器局部堵塞引起自身差压的升高及其带来的除雾效果变差而造成GGH结垢等连锁反应导致的整套FGD系统阻力增加,将直接影响到FGD系统的能耗。在一定意义上来讲,除雾器运行工况的好坏是对一套装有GGH的湿法FGD系统能否安全、经济、稳定运行的关键。
对于未设置GGH的湿法脱硫系统,由于烟气流经除雾器后直接排入烟囱排放,除雾效果差虽然不会对下游设备在安全上构成大的影响,但由于其排烟温度较低,烟气扩散能力较弱,将直接导致烟气携带的石膏浆液液滴在烟囱附近落地,即形成所谓的“石膏雨”现象。
4、确保除雾器除雾效果的主要运行注意事项:
一套成功的湿法FGD系统,为保证除雾器的良好工况,除了在设计安装阶段通过对除雾器截面的精准选择与通过吸收塔出口合理设置导流板保证除雾器断面流场分布均匀外,在投入运行后应注意以下几点:
⑴应尽量避免开启或部分开启旁路挡板运行,避免因烟气再循环引起的FGD实际通烟量变化导致的烟气流速升高;
⑵加强除雾器差压监视,综合考虑除雾器所带来的正反面效应,合理控制除雾器冲洗水量及冲洗频次,避免除雾器结垢。
除雾器冲洗系统主要由冲洗喷嘴、冲洗泵、管路、阀门、压力仪表及电气控制部分组成。其作用是定期冲洗由除雾器叶片捕集的液滴、粉尘,保持叶片表面清洁(有些情况下起保持叶片表面的潮湿的作用) ,防止叶片结垢和堵塞,维持系统正常运行。一套FGD系统在安装调试完成后(即抛开设计安装因素),除雾器如何进行冲洗对除雾器的除雾效果影响很大,因此应正确理解除雾器冲洗的正反面效应。其正面效应是除雾器冲洗水量大、冲洗频繁有利于保持除雾器表面的清洁,避免结垢引起局部流速变化导致的沿整个除雾器断面流速分布不均、局部通道烟气流速过高而导致的烟气携带液滴能力增强;其反面效应是当雾状的冲洗水喷入除雾器断面时将直接会被烟气带走,即所谓的二次携带。
一般FGD系统均设有二级除雾器,应根据除雾器在系统中的具体位置兼顾除雾器冲洗的正反面效应来制定冲洗策略。一级除雾器位于吸收塔出口,烟气中携带的大部分液滴在此被捕及,所承受的负担较重,其后布置着二级除雾器,理论上来讲由于一级除雾器冲洗所引起的烟气二次携带会被二级除雾器有效的捕获。因此一级除雾器冲洗的运行控制重点应尽量发挥除雾器冲洗的其正面效应,防止结垢;弱化考虑除雾器冲洗的反面效应,进口及出口的冲洗频次及冲洗水量应相对较高。
流经二级除雾器的烟气由于已经过一级除雾器,含湿量相对较少,因此二级除雾器所捕获的含有固体颗粒的液滴量相对一级除雾器来讲也大大减少,结垢风险也相对较低,况且其为最后一道除雾环节,因此对二级除雾器的冲洗应重点考虑避免冲洗所带来的反面效应。冲洗水量及频次迎相对减少。其中由于二级除雾器后部冲洗投入时由于雾状冲洗水迎烟气喷入,所造成的烟气二次携带尤为严重,并且由于烟气二次携带的液滴直接进入下游设备,因此冲洗频率应尽可能的降低。
最佳的除雾器冲洗频次应为除雾器差压可有效控制条件下最小的冲洗频次,应极力避免除雾器冲洗水的欠投入及过投入。二级除雾器后冲洗频次及水量越低越好。
⑶正确处理系统水平衡及除雾器冲洗水量、冲洗频次的关系。
在国内现有的FGD系统,除雾器冲洗水的另一重要作用就是维持系统水平衡,起到调节吸收塔液位的作用。从上面的分析可知,此种做法值得商榷。从除雾器冲洗水对除雾效果的影响角度分析,除雾器冲洗水不应作为维持系统水平衡、控制吸收塔液位的主要手段。在保证除雾器差压在可控范围条件下,吸收塔液位应通过吸收塔本体接口直接补入工艺水来进行控制,保证适度的除雾器冲洗水量。特别是未装GGH的FGD系统,由于系统损失水量大,吸收塔液位依靠除雾器冲洗水作为主要调节手段将导致因严重的除雾器过冲洗而引起的雾滴二次夹带增多
5.结语
除雾器是湿法FGD的重要设备,除雾器的正常工作是保证脱硫系统不产生二次污染,稳定经济运行关键之一。除雾器除雾效果差会造成会造成GGH堵塞、“石膏雨”等现象。同时除雾器和GGH的堵塞会造成系统能耗增加,在系统运行时应加强除雾器压差监测,保证除雾器叶片润湿,确保除雾效果。建议除雾器冲洗水不要作为维持系统水平衡、控制吸收塔液位的主要手段,吸收塔液位通过吸收塔本体接口直接补入工艺水来进行控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14

回帖

2

积分

初级

积分
2
发表于 2008-5-23 10:36:3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谢谢各位,得来全不费工夫。踏破铁鞋无觅处!  现次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20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8-6-2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专业,是工艺流程的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65

回帖

7

积分

初级

积分
7
发表于 2008-6-11 15:46: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吸收塔的水平衡。整个工艺的水耗怎么计算呢?象石膏冲洗水、管道、泵冲洗水、GGH冲洗、设备的轴封减温水等等怎么算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听众

588

回帖

28

积分

中级

积分
28
发表于 2008-6-13 20: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chenxi6433 的帖子

把水平衡都搞清楚了,不是物料平衡也全清楚了吗?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47

回帖

5

积分

初级

积分
5
发表于 2008-7-26 14: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水耗其实很容易计算,看看工程热力学就知道了,hs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98

回帖

25

积分

中级

积分
25
发表于 2009-2-9 21:5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长见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听众

108

回帖

1

积分

初级

积分
1
发表于 2009-2-28 22:32:22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知识了,多谢楼上各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能源环保网 ( 苏ICP备17048878号-1 )

GMT+8, 2025-5-12 08:18 , Processed in 0.06258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