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加入能环网
搜索
查看: 2471|回复: 10

[钙基干法] 影响CFB-FGD工艺塌床的因素

[复制链接]

6

听众

218

回帖

38

积分

中级

积分
38
发表于 2008-8-30 22:5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请大家讨论一下可能影响CFB-FGD工艺塌床的因素,如烟气流速、返料点位置、喷雾方式等,最好能做详细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104

回帖

30

积分

中级

积分
30
发表于 2008-8-31 08: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锅炉负荷变化引起流速变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听众

218

回帖

38

积分

中级

积分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8-31 11: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hlq421 于 2008-8-31 08:01 发表
锅炉负荷变化引起流速变化


说明一下负荷范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31

回帖

13

积分

中级

积分
13
发表于 2008-8-31 22: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2层说的很对,这也是目前主要制约半干法的一个因素。降负荷的时候,容易塌床,NID中俗称掉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听众

218

回帖

38

积分

中级

积分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08:35:54 | 显示全部楼层
喷水量,烟气流量、喷水点设置、返料系统设置、吸收剂注入点的设计、塔内流场设计都会对流化床的稳定产生影响!
希望更多的朋友参加讨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听众

12

回帖

1

积分

初级

积分
1
发表于 2008-9-3 16:30:08 | 显示全部楼层
设计时所给的设计烟气量要是与实际的烟气量大的话,也有塌床的可能。目前为了能在负荷变化是也能稳定运行,工艺中加设了净烟气再循环系统,这样能使得设备在低负荷时正常运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听众

218

回帖

38

积分

中级

积分
38
 楼主| 发表于 2008-9-7 11: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参与讨论的朋友能提供相对详细的数据来说明问题,不要泛泛而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104

回帖

30

积分

中级

积分
30
发表于 2008-9-12 14: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已做过多个工程,是这方面的专家了,怎么总是提问,
请讲楼主做工程时工程设计的缺陷,如何克服,这样才能抛砖引玉,引吸收专家出手,也让我等新手学习宝贵的经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听众

1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8-9-24 10: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喷嘴雾化不好也是塌床的重要因素,灰与水形成湿度较大的灰块,越变越大,吹不起来就必然形成,有时形成贴壁,变大后掉落,后果比较严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2

回帖

1

积分

初级

积分
1
发表于 2008-10-10 09:2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造成塌床无非两原因:一是烟气流速过低;二是料粒变大。
烟气流速过低主要是锅炉负荷的变化,可以设置净烟气循环来补充,但是锅炉负荷突变促使净烟气反应滞后,也会造成塌床,同时,净烟气快速补充造成脱硫岛入口负压瞬时减小,对锅炉炉膛正常负压造成影响,注意引风机的功率。不过我们的工程很少有锅炉负荷突变情况。
料粒变大主要有两方面,吸收剂的供应质量,还有就是喷水质量不好,造成料粒粘结变大,加料位置物料分散度也是关键,应该在紧贴烟气加速位置加入。
还有有人说如果烟气量减小,可以减少物料加入以避免塌床,在我看来这个想法是片面的,因为能否建立床层,主要是看烟气流速能否托起物料颗粒,这与颗粒的质量有光,而与物料的总量没有关系,试想40m/s烟气流速吹不起一个鹅软石,可以把一堆灰吹得无影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202

回帖

9

积分

初级

积分
9
发表于 2009-3-16 08: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层 skyclean 的帖子

你分析得非常好!简单扼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能源环保网 ( 苏ICP备17048878号-1 )

GMT+8, 2025-5-12 08:37 , Processed in 0.062882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