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加入能环网
搜索
查看: 2237|回复: 12

[SCR脱硝] 石洞口二电厂脱碳工程可研报告审查会召开

[复制链接]

8

听众

235

回帖

224

积分

高级

积分
224
发表于 2008-11-3 09: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10月28日,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二期10万吨/年烟气脱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查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华东电力设计院、华北电力设计院、化学工业第二设计院等单位的电力、化工行业专家参加了本次审查会议。
    会议对西安热工研究院编制的《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二期工程10万吨/年脱碳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审查,就可研报告涉及的工艺、总图、水工、电气、自动化、机务、技经和工程规模等方面分别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可行性研究报告全面、细致,对西安热工研究院完成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原则上通过了对该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并提出了具体的补充修改意见。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陆国栋副总工、华能国际电力股份公司计划部邢俊杰副经理、华能上海石洞口第二电厂曹学高副厂长、西安热工研究院许世森总工、郜时旺副主任等出席了本次审查会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68

回帖

4

积分

初级

积分
4
发表于 2008-11-3 16: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重视环保了?脱硫-脱硝--脱碳?:06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听众

1

回帖

0

积分

中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10-7-7 19:0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解脱碳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听众

975

回帖

474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4

优秀管理员

发表于 2010-7-7 19: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人和力量也只是模仿别人而已啊
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您的无私分享;期待和大家多交流,从同行到朋友。 QQ :498302238 E-MAIL:0040603236@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99

回帖

4

积分

初级

积分
4
发表于 2010-7-7 23:3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脱碳说句不好听,就是浪费能源,除非生产出来的二氧化碳有地方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407

回帖

12

积分

中级

积分
12
发表于 2010-7-8 08:2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是有钱人玩的内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06

回帖

4

积分

初级

积分
4
发表于 2010-7-8 10: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脱碳真是劳民伤财,这边脱了电厂烟气的碳,那其他地方给你提供脱碳原料的厂家呢,有减少碳排放吗?
有这钱和这心思还不如多种树多搞搞绿化,脱碳强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202

回帖

9

积分

初级

积分
9
发表于 2010-7-8 11:0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yuhua0125
我同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听众

94

回帖

8

积分

初级

积分
8
发表于 2010-7-9 13:35: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luoshunxu
这个不用发愁,回收的二氧化碳可以用到啤酒、饮料、烟草等民用行业,也可以用到焊接、铸造等工业行业。就是再用不了,可以直接注到地下,没什么问题。就是大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不愿意搞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听众

220

回帖

175

积分

高级

积分
175
发表于 2010-7-9 13: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恩 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脱碳其实并不是必需,能源根本没多少年使用了。 这种减排只是适当的,本来这次本哈根大会的目的更本不是在于环保。有专门讲这方面分析的。
不停留昨日,不幻想明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听众

528

回帖

27

积分

中级

积分
27
发表于 2010-7-14 16: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了解脱碳吗
shuishui716 发表于 2010-7-7 19:01


简单的说是采用化工系统原料气净化工段中的方法,移至电力环保方面。采用的是胺做溶剂,经过压缩机,将液态CO2和胺溶解在一起。然后分离出胺,将液态CO2做成干冰固体,存放与低下。胺则循环使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听众

414

回帖

11

积分

中级

积分
11
发表于 2011-3-3 15:0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成熟工艺及业绩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听众

94

回帖

8

积分

初级

积分
8
发表于 2011-3-4 08:5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tiphenliu 的帖子

老大,这个是液体二氧化碳直接注入地下,是不用做成干冰的。做干冰按现在的制冰工艺是3吨液体出1吨干冰另两吨排放了,只有超自己做液体的公司才能把那两吨回用,而且干冰升华是直接气化没有液态的过程,并不好储存在地下,气体加压并在通过本身的低温(液体)就可以得到液体。储存地下更容易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能源环保网 ( 苏ICP备17048878号-1 )

GMT+8, 2025-7-5 17:46 , Processed in 0.03970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