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加入能环网
搜索
查看: 2766|回复: 16

[其他湿法] 双碱法中的Na/S 探讨

[复制链接]

1

听众

42

回帖

5

积分

初级

积分
5
发表于 2008-11-10 10: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老大,双碱法中的Na/S 比一般设计为多少,请赐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

听众

106

回帖

3

积分

初级

积分
3
发表于 2008-11-12 14: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石灰石石膏法来说钙硫比是个比较重要的参数,但对双碱法来说钠硫比却没什么意义.因为氯离子.
广州松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www.gzsonghe.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5

回帖

1

积分

初级

积分
1
发表于 2008-11-13 22:2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详细一点吗?我想了解,那比碱法什么是重要的参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听众

58

回帖

2

积分

初级

积分
2
发表于 2008-11-20 10: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双碱法应该是ph值重要吧,Na又不沉淀,Na/S应该是某些人为了标新立异进行了一下碱度转化,怎么也不可能二氧化硫跟NaCl反应生成盐酸吧:0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70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8-12-4 13:3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灰脱硫中Ca/s比还有意义,双碱法Na/S比没意义的,楼主还是看看双碱法的具体工艺先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42

回帖

5

积分

初级

积分
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9 21:30: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白了就是想弄明白Na2CO3或NaOH的补充量是多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听众

106

回帖

3

积分

初级

积分
3
发表于 2008-12-16 10: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明白在吸收塔内NA+能吸收SO2的成分是亚硫酸钠,还有很大一部分不能参与反应的氯化钠和硫酸钠和亚硫酸氢钠。里面存在一个混合PH缓冲溶液,在不同浓度下显现的PH问题。氯化钠受烟气中HCL的影响以及脱硫剂添加、工艺水少量氯盐。而硫酸钠又牵涉到吸收塔内自然氧化(低硫煤损失大得去了)、再生氧化损失等问题,所以说钠硫比有什么意义?以上问题物料平衡不考虑,没工程经验修正,凭借拍脑袋得出的补充纯碱量有谱吗?
广州松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www.gzsonghe.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9

回帖

3

积分

初级

积分
3
发表于 2009-4-8 14: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来学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74

回帖

10

积分

中级

积分
10
发表于 2009-4-17 13:4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7层说的应该有道理,是不是七层对双碱法很有经验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42

回帖

12

积分

中级

积分
12
发表于 2009-11-9 21: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双碱法物料平衡能有石灰石石膏法那样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42

回帖

12

积分

中级

积分
12
发表于 2010-2-25 10:4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说双碱法就只能靠PH值来控制运行了,但缓冲溶液PH滞后,能准确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8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10-3-23 11: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学习  路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听众

414

回帖

11

积分

中级

积分
11
发表于 2010-5-6 14: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能仅仅通过PH值确定的,同样ph值的溶液,他的成分并不一定相同,关键是PH值是有那些物质显示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24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10-6-1 16: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双减法真是没法说,理论上站不住脚啊,运行成本高那是肯定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听众

974

回帖

47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3

优秀管理员

发表于 2010-6-1 17:5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要有自己实际经验为基础来讨论,不能凭感觉而定。
其实双碱法有它的长处,真正做了好了还是一个实用型的工艺。不能因为是为了省钱而采用双碱法,更为了省钱乱上一套双碱法工艺。

双碱法的再生问题是很难搞定,这个的确是厂家吹嘘了,而又不能完美解决的,就像楼上所说的,这个再生只能是理论上,工程中能置换出多少,沉淀结晶多少,都没一个的数值范围。

话说过来,就如氨法一样存在很多问题,只希望真正想做这块工艺的厂家都用点心思和资金投入,不能永远停留、浮在在表面。
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您的无私分享;期待和大家多交流,从同行到朋友。 QQ :498302238 E-MAIL:0040603236@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听众

974

回帖

47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3

优秀管理员

发表于 2010-6-1 17: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的网站既然提供了平台,更希望让大家多多交流,并让大家能相互结识,成为朋友,一起进入深层次的探讨,如此重要的能源环保事业是大家的,让那些不交流,不分享的人自关修炼吧。
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您的无私分享;期待和大家多交流,从同行到朋友。 QQ :498302238 E-MAIL:0040603236@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听众

414

回帖

11

积分

中级

积分
11
发表于 2010-10-11 08: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emon021 于 2010-10-11 08:20 编辑

好久没来看看了,感觉最近大家怎么讨论不热烈了呀,是因为脱硫项目少了吗???还是大家都转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能源环保网 ( 苏ICP备17048878号-1 )

GMT+8, 2025-5-8 03:52 , Processed in 0.06564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