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加入能环网
搜索
查看: 1265|回复: 11

[钙基湿法] 烟气 带浆液 解决办法 之我见

[复制链接]

1

听众

9

回帖

2

积分

初级

积分
2
发表于 2009-2-3 20:0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设GGH情况下,为了减少烟气带浆液,我说一下自己的看法,请各位帮忙更正!!!
1.可适当停用上层喷淋系统。原因:最上层喷淋系统最靠近除雾器,相对于下层喷淋,更容易使烟气带水,停用最上层,可能会使浆液中大液滴自然凝结下落,减少除雾器负担,使之除雾效果更好;

2.降低浆液密度。原因:许多朋友都认为吸收塔出口的烟气是饱和湿烟气,也就是说相同温度下,一定量的烟气中带的水分(浆液量)相同,我也同意这个观点,所以适当降低吸收塔浆液密度将使这一定量的水分(浆液)中带的石膏(石灰石)量减少。

3.除雾器前装设导流板。原因:大多吸收塔烟气出口是一个口,这样会导致吸收塔内烟气流速不均,致使除雾器除雾效果不可能达到最佳状态;装设导流板后会大大改善这个现象。(我厂也没装设,道听途说的)

4.增加除雾器冲洗。原因:由于除雾器堵赛,效率降低,导致的烟气带浆液,最好的办法还是增加除雾器冲洗频率,许多人说什么不能冲洗过多,我就在想,冲洗过多除了多到吸收塔液位保不住(相信来这里看贴的人都不会傻到这程度),其他没有任何坏处啊,除雾器的冲洗水是工艺水,就算是烟气带水多了,但也可以大大降低带浆的浓度,而且还使除雾器效率提高了,何乐而不为呢?所以在下认为,除雾器冲洗是吸收塔最最最最好的补水方法!因为下层是一级除雾(我厂为两级除雾设置)还要做到 下层多冲,上层相对少冲,总量能够维持吸收塔液位。

5.除雾器损坏。没办法的,修吧。

P.S.大家如果要停运循环浆液泵的话,建议停用最上层,一个原因上面有了,另外一个原因在于喷淋管的喷嘴开口是上下通的,而喷淋支管是从喷淋总管的中部(非下部)引出,这样,上层的喷淋浆液很有可能被喷到下层喷嘴内,进而流入下层喷淋支管、总管,最后回流到将液泵内,时间久了将导致浆液泵堵死(沉淀石膏硬化后只能泵解体)。另外停运的循环浆液泵为保险起见,至少每天开一次,并冲洗干净后备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听众

588

回帖

28

积分

中级

积分
28
发表于 2009-2-4 08: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全同意,本人也亲自试验过,效果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43

回帖

1

积分

初级

积分
1
发表于 2009-2-4 09:01:3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起来不错,,以后试试!谢谢!辛苦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9

回帖

2

积分

初级

积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09-2-9 23:0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听到不同的意见,有没有什么理论可以驳斥最上面的阿?我想了一下,浆液密度大了那么带浆水气的总比重也就大了,那么惯性力大了,会不会导致除雾器效率增加?这个思路就跟之前的不一样了。烟气带浆不是我们一家两家的事情吧,我听说大多湿法脱硫都有这个现象,大家踊跃发表一下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472

回帖

18

积分

中级

积分
18
发表于 2009-2-10 18: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GGH的脱硫系统烟气带水现象很常见。负荷大时更容易带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502

回帖

46

积分

中级

积分
46
发表于 2009-2-10 21: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2.降低浆液密度。原因:许多朋友都认为吸收塔出口的烟气是饱和湿烟气,也就是说相同温度下,一定量的烟气中带的水分(浆液量)相同,我也同意这个观点,所以适当降低吸收塔浆液密度将使这一定量的水分(浆液)中带的石膏(石灰石)量减少。

感觉没有必然的联系啊,如果是说气态水的话就不会含石膏了,如果是液态水的话还是跟除雾器效果有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502

回帖

46

积分

中级

积分
46
发表于 2009-2-10 21: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停最上层喷淋层有个不利的方面是会缩短烟气与浆液的接触时间因此会对脱硫效率产生一定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472

回帖

18

积分

中级

积分
18
发表于 2009-2-11 08: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停最上层喷淋层一般不会影响脱硫效率,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是节电。各层的喷嘴都是向下的,停最上层喷淋层不会造成下层管道堵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502

回帖

46

积分

中级

积分
46
发表于 2009-2-11 08:4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部分脱硫的喷淋层下面几层都是双向喷淋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听众

14

回帖

3

积分

初级

积分
3
发表于 2009-2-11 11:4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带浆的问题,主要就是除雾效率的问题。
1、上层喷淋与除雾器间,除雾器与出口间要保证合理的距离。(当然这样会增加塔高,现在各家为了减少成本都在拼命的减小距离)
2、烟气流速不可超过临界流速。(这个大家都清楚哈)
3、按要求正常冲洗,是保证除雾器正常工作的前提。(正如楼主所说,各家工艺不一样,所以差别很大,有些家正常冲洗时,吸收塔液位都保不住,索性减小冲洗频率,有的干脆不冲水,这无疑是饮鸩止渴,好多除雾器堵塞,塌落都是由这种情况引起的。)


正如楼主所说,停用上层喷淋系统也就是增加了间距。增设除雾器导流板是为了不让局部速度过高。
另外除雾器冲洗的过频繁也不好,会导致阻力增加和液滴夹带的几率,冲洗水的液滴比浆液的液滴更容易产生夹带。

欢迎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50

回帖

6

积分

初级

积分
6
发表于 2009-2-11 19: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层 jklfds 的帖子

“停运的循环浆液泵为保险起见,至少每天开一次,并冲洗干净后备用。”
这样频繁启停对循环浆液泵的机械密封有损伤,其实只要停运后冲洗干净,我们一周后启都从来没出现过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98

回帖

25

积分

中级

积分
25
发表于 2009-2-11 20: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首先要控制吸收塔密度,1100KG/M3以下的密度会减少浆液在除雾器表面的沉积。我厂水平烟道除雾器由于堵塞,最近停塔拆除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能源环保网 ( 苏ICP备17048878号-1 )

GMT+8, 2025-5-11 12:08 , Processed in 0.05968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