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加入能环网
搜索
查看: 2436|回复: 19

[其他湿法] 看看我们的垢---续

[复制链接]

1

听众

46

回帖

9

积分

初级

积分
9
发表于 2009-4-24 19:2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感谢各位精彩的解答,特别是lj961004和Gibson,论坛正因为有了你们的热心帮助,才使我从一无所知到现在的逐渐了解,再次衷心感谢帮助过我的人.
现在我再澄清下(1)Ca=1100mg/l是外循环进水,水质清澈透明,可能有氯化钙,氢氧化钙(溶解度1.6G/L),碳酸钙和亚硫酸钙和硫酸钙。我个人认为氯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成分大些,因为PH有11-12这么大,没有氢氧化钙PH应该不会这么高,不过我前几天做了个小实验,取了些两份外循环水,分别1号加入氯化钡,二号加入盐酸和氯化钡,都有沉淀,而且量也差不多大(由于条件限制,只能凭视觉辨别两个沉淀物的多少),是不是把亚硫酸根都氧化了,这样怎么能脱硫呢?(2 )前面提到外循环水进塔混合后PH在6-7之间,测PH的点是在外循环入塔口附近,是塔内溶液的PH值。(3)我们再生和氧化是在一个池子里面进行的是不是也有影响。
谢谢大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46

回帖

9

积分

初级

积分
9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9: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的垢都是很软的,用锤子一敲就掉了,这次的很结实,很难搞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74

回帖

10

积分

中级

积分
10
发表于 2009-4-24 19: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氧化不好

哈哈,真正的双碱法的专家是不主张氧化的,哦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46

回帖

9

积分

初级

积分
9
 楼主| 发表于 2009-4-24 19:57: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说你就是真正的专家了!不过看电视卖假药的都说自己是专家.哦耶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听众

131

回帖

17

积分

中级

积分
17
发表于 2009-4-24 22:3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亚硫酸钠易分解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听众

220

回帖

175

积分

高级

积分
175
发表于 2009-4-24 23:04:02 | 显示全部楼层
1.氢氧根和碳酸根毕竟量少,硫酸钡沉淀多,从实验分析应该对的。
脱硫其实是酸碱反应,而不是靠亚硫酸根来脱硫。亚硫酸盐是软垢,硫酸盐是硬垢。以前是控制硫酸根,因为自然氧化控制成本高改为完全氧化,亚硫酸、硫酸盐混合成分危害更大。

2.如果塔内吸收完烟气中SO2后浆液PH还在6以上,应该比较高了,毕竟这不是石灰石石膏脱硫吧。

3.如果在氧化和沉淀一起的话,感觉会对氧化和沉淀都不太好,如果池大了,氧化不均匀,池小了,沉淀效果不够。记得楼主说你们是300立方的沉淀池,是不小了,不知道循环量是多少。
不停留昨日,不幻想明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4

听众

220

回帖

175

积分

高级

积分
175
发表于 2009-4-24 23: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塔外结晶,降低塔内循环的离子浓度是正规途径。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更具体的建议。
不停留昨日,不幻想明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44

回帖

6

积分

初级

积分
6
发表于 2009-4-25 10:04:32 | 显示全部楼层
花点成本,做一下全面分析,看看清澈透明溶液中的各种离子成分和浓度,再来分析问题,我们需要把这个问题搞清楚,脱硫的有效成分究竟是什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74

回帖

10

积分

中级

积分
10
发表于 2009-4-25 11:21: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四楼的谈谈你的看法

那请四楼的谈谈你的看法,哦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听众

106

回帖

3

积分

初级

积分
3
发表于 2009-4-25 13: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难得

看来得说点顶用的了。
    脱硫是靠水来脱硫的,为什么我们常说用亚硫酸钠来脱硫呢?因为亚硫酸钠水解的特性(类似纯碱)决定了它是优良的PH缓冲试剂。能够对吸收SO2后浆液的PH降低起强烈的抵抗作用。帮助浆液吸收更多的SO2。我们平常老说亚硫酸钠脱硫只是帮助我们理解罢了。
    脱硫的关键还是液气比以及PH缓冲试剂的平衡。我们常说钙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不能共存,那是初中高中的化学书上说的。实际上他们经常共存(上帝决定的,别问为什么),其中一个很主要的原因是过滤不可能达到绝对理想化的要求。实际上0.45μm过滤后,经常得到钙离子有1000mg/L,而硫酸根有2500-3500mg/L之间。(沉淀不好的话,钙离子和硫酸根也要增长)这些都有可能增加塔内的结垢。以下给一组实测数据帮助你理解: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点击,加入能环网

×
广州松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www.gzsonghe.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听众

106

回帖

3

积分

初级

积分
3
发表于 2009-4-25 14: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1

结垢是硫酸钙无疑。
再生后的再生液氧化率是非常高的,在有氧化的情况下。(即使无强制氧化,光凭吸收塔内的自然氧化和池子搅拌的自然氧化,在低硫煤等条件下往往可以达到50%的自然氧化效果)
CACL2与亚硫酸的作用正好相反,他能更迅速的降低浆液PH值,也就是说中性的氯化钙溶液还不如自来水对SO2的吸收好。

实践证明:长期保证循环浆液PH在较低水平是能够很好的控制塔内结垢。这就对我们提高吸收塔内设计出更高的效率(比如旋流板),更高的液气比来达到。既然使用了旋流板,又长期在高PH值下运行,这是很容易发生结垢的。而且是无法避免的。另外在喷淋上要有充分的覆盖率,不要由于1只喷头的问题导致塔内存在喷淋死角。在死角区域往往就是石膏结晶站稳脚跟的“根据地”,然后由于吸收效率的的问题无奈提高PH更是雪上加霜。
如果结垢已经形成,在情况还不是很严重的时候就应该主动降低PH长期运行一段时间(条件是你的塔内防腐没问题),、
另外,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点击,加入能环网

×
广州松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www.gzsonghe.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74

回帖

10

积分

中级

积分
10
发表于 2009-4-25 14: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11层真是专家的啦,谢谢,请多多指导,我们电厂的双碱法也有很多的垢,和他们的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26

回帖

1

积分

初级

积分
1
发表于 2009-4-27 14: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像Gibson 这样的专家多做发言。

支持像Gibson 这样的专家多做发言,虽然有些地方没有吃透,但是总算有了方向,感谢您了。:06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4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9-4-28 15:21: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层 Gibson 的帖子

我查的国外文献说1-5%的氧化率,感觉不对,不愧为专家,能告诉我数据哪来的吗?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25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9-5-4 11: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双碱法严禁强酸性运行,那会极大的提高塔内自然氧化速度,导致硫酸钙在塔内过饱和而加大了塔内结垢风险!真的技术是不会在这里卖弄的,因为这是有价产权和饭碗.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74

回帖

10

积分

中级

积分
10
发表于 2009-6-19 20:35: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明白啊

我们 电厂也是用的双碱法,我真的搞不明白双碱法是怎么做的 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74

回帖

10

积分

中级

积分
10
发表于 2009-6-23 14: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让你们看看我们双碱法的结垢

我也让你们看看我们双碱法的结垢,看看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点击,加入能环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74

回帖

10

积分

中级

积分
10
发表于 2009-6-23 14: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高手同志们,请求为我们想想办法吧

请求为我们的结垢问题解决想想办法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听众

121

回帖

28

积分

中级

积分
28
发表于 2009-6-24 21:0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9层 zhw7979 的帖子

真的无语了,关键在控制循环脱硫液中Ca离子的量,是不是可以尝试增加一级絮凝工序,将Ca离子降下来,有条件做个小试就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听众

74

回帖

10

积分

中级

积分
10
发表于 2009-6-25 08: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我们找个垢好像钠盐结垢的成分多一些

我觉得我们找个垢好像钠盐结垢的成分多一些,结垢是比较严重的:05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能源环保网 ( 苏ICP备17048878号-1 )

GMT+8, 2025-7-8 18:20 , Processed in 0.04050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