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据环保的相关部门调查分析,从 2012 年1月1日开始,所有新建火电机组氮氧化物排放量限值为100毫克/立方米;新标准一出,关于脱硝电价补贴的讨论热烈起来。从 8厘到1分,到1.2分,再到最近环保部相关负责人公开场合表态,不高于脱硫电价补贴的1.5分,数据和观点可谓五花八门。所有火电投运机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为100毫克/立方米,非重点地区2003年12月31日以前投产或通过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的燃煤锅炉的排放限值为200毫克/立方米。而据了解,这一标准或高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欧盟规定2002年后新建300兆瓦以上机组氮氧化物排放限值为200毫克/立方米。
“我们认为应该参考脱硫电价实施中的经验。就行业协会来说,这个额度当然是越高越高,和脱硫电价持平最好。”上述中电联人士对本报记者如此表态。脱硫除尘英才网
但是,补多少显然不是中电联可以一厢情愿的。就成本来说,相同条件下,火电机组脱硝的成本要低于脱硫。
在脱硝电价补贴政策之前,我国曾有脱硫电价补贴政策的先例。2007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燃煤发电机组脱硫电价及脱硫设施运行管理办法》,对完成脱硫改造的火电厂上网电力实施每度1.5分的补贴。不能不承认,脱硫电价补贴有效地激励了发电厂安装脱硫设备,促进了环境保护。但是,“1.5分的补贴额度不够用,这是公认的。”中电联一位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据业内人士介绍,脱硝工程的成本包括多个方面:投资成本、折旧、财务费用、运行费等。其中运行费里包含了催化剂、还原剂、水、电、人工等支出。这其中,还原剂费用占了大头,占全部成本的将近26%,其次是催化剂,比例不到24%。目前,我国催化剂技术还不达标,需要进口,而且催化剂价格昂贵,使用寿命短。
环保部预测,新标准实施后,到2015年,全国需要新增烟气脱硝容量8.17亿千瓦,共需脱硝投资1950亿元,2015年需运行费用612亿元/年。到2020年,需要新增烟气脱硝容量10.66亿千瓦,共需脱硝投资2328亿元,2020年需运行费用800亿元/年。
如何完成这个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脱硝电价是一个重要的杠杆。今年两会期间,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曾表示,氮氧化物将作为批准新建项目的前置条件,为鼓励企业上马脱硝设备,本着保本微利的原则,环保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脱硝优惠电价政策,并让安装脱硫脱硝装置与煤炭消耗量低的大机组优先发电上网。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盘雨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脱硝电价之所以一直没有出台,是因为当前我国一直没有在火电厂中推行全面脱硝要求。而且脱硝成本在火电厂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较低,不会对火电厂的盈利产生太大影响。但是新标准的实施必然会增加火电厂的脱硝设备和运行支出,脱硝电价补贴措施届时也将同步推出。
当前脱硝电价的实施与当年脱硫电价有着相同的背景,但是目前还陷于亏损泥沼的火电企业能拿出多少钱来投资于脱销?如果补贴额度不科学合理,可能会导致脱硝装置成为“聋子的耳朵”这一尴尬局面。
补贴的形式及避开脱硫电价“一刀切”的老路也是业内一致的声音。
受访人士表示,对不同污染等级的电厂,甚至新建机组和老旧机组采取统一的电价补贴,可能会使补贴的效果打折扣。
脱硫英才网专家观点:“最终确定的脱硝电价必须富有竞争性,既不能太高,也不能不太低,太高不利于火电厂改善技术、降低成本,太低则影响火电厂脱硝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