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加入能环网
搜索
查看: 2024|回复: 3

[静电除尘] 电收尘器结构对流场影响

[复制链接]

1

听众

3

回帖

7

积分

初级

积分
7
发表于 2008-10-24 12:2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载的好文章,上传各位

电收尘器结构对流场影响的数值计算
黄志开 ,2   黄得双2
(1.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2.合肥智能机械研究所,合肥 安徽 230031)
摘要 改善气流分布是提高电收尘收尘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了FCDG-42型电收尘设备的空腔状态下的流场形式,给出了沿纵向布置收尘器内部速度矢量图,比较了收尘器的流场曲线,为改善流场内部流线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电收尘器  CFD  收尘效率  流场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in electrical dust-absorber Huang Zhikai1,2,Huang Deshuang2.(1.Department of Automation,Anhui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Institute of Industry,Tongling Anhui;2.Institut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Hefei Anhui )
Abstract: 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odel improved the efficiency of an electrical dust-absorber is introduced.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arried out successfully using the SIMPLEC scheme. The distributions of flow parameters in the electrical dust-absorber were presented.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theoretical distributions of flow parameters in the electrical dust-absorber.The numerical results provide reference for design and experiment of the electrical dust-absorber.
Keywords: Electrical dust-absorber  CFD  Dust-absorbing efficiency  Flow distribution
电收尘器具有效率高,阻力小,处理烟气量大,可用于高温、高压场合等明显优势因而被广泛应用于火力发电、水泥工业、钢铁工业、造纸工业、有色金属和化学工业等。因此,探索提高其收尘效率的途径具有广泛的意义。目前诸多文献[1~3]研究了结构、电场等对收尘效率的影响。从很多理论和统计资料可以看出,改善气流分布是提高收尘效率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通过计算流体力学的方法研究电收尘的内部流场结构,探索如何通过改进其内部结构达到改善收尘效率的途径。电收尘器坐标示意图如图1所示。

图1 电收尘计算模型示意图
1  流动模型
根据电收尘箱体内气流流动的特点,作以下基本假设:①流动为定常流动;②流体不可压缩。根据以上假设,流动为三维定常不可压缩粘性流体的湍流流动。对流动过程,采用标准  - 湍流模型。 - 双方程模型虽有它的不足之处,但由于它的形式较简单,在工程实际的计算中,对于是否适用的具体问题,只要系数取得适当,如采用常系数或变系数,都能得到较满意的结果,因而也就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模型由下述控制方程组(数学表达式)表示。
                                                             (1)
            (2)
           (3)
            (4)
        (5)
式中: , 分别为 和 方向的流速分量; 为压力; , 分别为湍动力学能及其耗散率; , 分别为流体运动粘性系数和湍流粘性系数; ;
模型常数为 , , , , ;
                         (6)
2  计算方法
上述微分方程相互耦合,具有很强的非线性特征,一般只能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大多情况下,流体流动是不稳定的,因此用有限体积法求解流场是比较合适的。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化,主要基于以下考虑:所得到的结果将意味着在任何一控制容积内,亦即在整个计算区域内,诸如质量、动量及能量这样一些物理量的积分守衡都可以精确地得到满足;对于任意数目的网格节点,这一特征都存在(不只是限于网格节点变得很大时的极限意义上),因而即使是粗网格节点解也能保证严格的积分平衡,数值处理也比较简便。用有限体积法离散控制方程,就是将计算区域划分为一系列的组,使其在不重合的有限体积内包含有一个计算节点 ,将控制方程在每个有限体积内积分,得出一组离散方程:
                               (7)
式中的未知数是网格节点上的因变量 的值;下标 表示所求的控制容积中心点; 表示与 相邻的控制容积中心点,a为离散方程的系数,b为离散方程的源项。方程(6)是一系列关于多个变量的非线性耦合代数方程,选择SIMPLE算法进行迭代求解。其算法步骤为:假设初始场(气相U、V、W、P、k、ε);求解动量方程得出速度场;求解压力校正方程,得压力修正值修正速度场、压力场;求解k-ε方程,求得粘性系数,μT;把求得的当前场作为初始场,返回第二步,使气相场达到粗收敛。
对代数方程迭代求解采用TDMA方法,即三对角矩阵算法(Tridiagonal-matrix Alogorithm),此方法的优点是数据信息传递快,三个方向的扫描依次在一个循环内完成,能加快收敛速度。
3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本文所研究的数学模型是稳态条件下的定解问题,不存在初始条件,定解条件只有边界条件。
a、入口条件。对于入口的速度、温度,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预先给定,本文对气体的入口速度、温度取均匀分布,对于压力场也取均匀分布。
b、出口条件。各变量沿流出方向的变化率为零,即:

?X方向为出口流动方向。
c、固定壁面条件。在固定壁面上气流无滑移和湍流运动,即:U=V=W=k=ε=0
d、近壁区域的处理,采用壁面函数法。
模拟的计算结果如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




图2  电收尘箱体内部速度矢量图

图3  电收尘箱体纵向速度分布矢量图

                  

图4  一号灰斗局部放大流场示意图          图5  二号灰斗局部放大流场示意图


图6  三号灰斗局部放大流场示意图
由图2和图3中可以看出,由于收尘器进口的气流速度较大,气流减速时间较长,在接近收尘器的第三个灰斗时速度才处于零速度状态。第一个灰斗上部出现较小的回流,内部有不连续的流场存在,从而有利于灰尘的降落,这点与实际使用中第一灰斗内出灰较多的情况吻合。在第三个灰斗中存在较强的回流流场,造成二次扬灰,此点不利于提高收尘效率。
4  结  论
在本文的计算中,采用了k-ε双方程模型,并将其离散成能用于数值计算求解的差分方程。求解出气流的速度场,得到较为详细的气相速度场分布的收敛解及气流的主要流动特征。为分析收尘器的性能,优选设计方案,提供一个较为可靠的方法,从而缩短模型试验的周期,节省费用。
虽然流体数值计算在收尘器的设计和研究中能发挥很大作用。收尘器的工作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各种假定正确与否,还需实验的验证;计算的精确性还有赖于边界条件的恰当取定,而这些边界条件许多是通过实验所获得的经验公式、统计数据和图表,计算的初始值多数也取自实验结果。对于考虑气体中微粒追踪,电场力与重力的耦合作用将另文分析。
参考文献       
1  杨文生,赵心夏.改进气流分布板是提高电收尘效率的有效途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6:347~351
2  张德轩.电除尘器底部、顶部及混合振打技术.电力环境保护,2000,(3): 23~25
3  张设计,姚选智.水泥厂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矿业安全与环保,2000,4:23~25
4  邓云峰,刘功智,张国权.宽间距长芒刺静电除尘技术的应用.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0:41~45
   
责任编辑:闵  怀  (收到修改稿日期:2005-06-30)
©版权所有 《环境污染与防治》杂志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听众

57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8-11-6 11: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生产厂家有好处的资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听众

4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8-11-27 14:53:0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听众

4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09-4-10 20: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层 scchwy 的帖子

不错,可惜无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能源环保网 ( 苏ICP备17048878号-1 )

GMT+8, 2025-5-2 08:05 , Processed in 0.08771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