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点击,加入能环网
搜索
查看: 18858|回复: 38

[钙基湿法] 脱硫石灰石消耗量计算公式

    [复制链接]

8

听众

235

回帖

224

积分

高级

积分
224
发表于 2010-11-8 10:2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在网上看到这个,大家分享一下哈,不过我还没有核对哈:036 :036 :036
计算依据:
   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aCO3+2SO2+O2+4H2O <==>  2CaSO4·2H2O+2CO2
   1mol的SO2脱除需1mol的CaCO3,同时产生1mol的CaSO4·2H2O(石膏)。其中SO2的分子量为64,CaCO3的分子量为100,CaSO4·2H2O(石膏)的分子量为172 SO2的脱除量可以按以下原则进行简单的计算。
  根据国家环保总局《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统计办法》第六条规定:污染物排放量可采用监测数据法、物料衡算法、排放系数法进行统计。  
    针对煤粉炉而言,煤中硫分转换为二氧化硫的系数为0.8。测算公式如下:
    燃料燃烧二氧化硫的脱除量=燃料煤消费量×煤含硫率×0.8×2×脱硫率
    当已知燃煤耗量、煤质中的硫含量、脱硫率,则可对通过石灰石耗量、石灰石中CaCO3的含量、石膏产量来判断脱硫系统是否正常运行。
例:
   某电厂提供的燃煤数据为500t/h,煤质中含硫率为:1%,脱硫率:95%,根据测算公式可知,SO2脱除量=500×1%×0.8×2×95%=7.6t/h;纯石灰石耗量为:7.6÷64×100=11.875t/h,考虑石灰石纯度为92%,Ca/S比为1.03,则石灰石耗量为:11.875×1.03÷92%=13.59t/h;折算到浆液时为每小时消耗38.5m3/h(30%浆液浓度);
   石膏产量为:7.6÷64×172=20.425t/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

听众

235

回帖

224

积分

高级

积分
2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0:4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gy7212 于 2010-11-8 10:55 编辑

我刚刚核对了一下,这是单台机组的石灰石耗量,基本正确的,大家看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听众

974

回帖

47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3

优秀管理员

发表于 2010-11-8 12: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算法基本一样,只是参数取值有点小区别。这个参数比较适合大机组,石灰石利用率较高的水平。

脱出二氧化硫量的计算公式中的2,是指两台机组吧。
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您的无私分享;期待和大家多交流,从同行到朋友。 QQ :498302238 E-MAIL:0040603236@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听众

120

回帖

21

积分

中级

积分
21
发表于 2010-11-8 12: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三人行,必有我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听众

235

回帖

224

积分

高级

积分
2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3:42:15 | 显示全部楼层
\"脱出二氧化硫量的计算公式中的2,是指两台机组吧。\"应该不是,我正在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听众

166

回帖

22

积分

中级

积分
22
发表于 2010-11-8 15:45: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进步。燃料燃烧二氧化硫的脱除量=燃料煤消费量×煤含硫率×0.8×2×脱硫率;2的涵义?
大气与空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听众

120

回帖

21

积分

中级

积分
21
发表于 2010-11-8 15:52:30 | 显示全部楼层
石膏的分子量应该是176吧?
三人行,必有我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听众

974

回帖

47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3

优秀管理员

发表于 2010-11-8 21:2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417167075

石膏136+2水(36)=172,没问题。

那个乘2应该是S(32),SO2(64)的倍数,好久没手动算了,差点搞错。
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您的无私分享;期待和大家多交流,从同行到朋友。 QQ :498302238 E-MAIL:0040603236@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听众

120

回帖

21

积分

中级

积分
21
发表于 2010-11-10 10:58: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能源环保


    谢谢指教 ,是我搞错了:066
三人行,必有我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听众

235

回帖

224

积分

高级

积分
2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5 15:3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gy7212 于 2010-11-15 15:34 编辑

:016我查到了:2 是转换系数,80%,是指转化率。:041:041:041,不过我看了一下,95%好像指的是脱硫的平均效率(是指投运率和脱硫效率的乘积),而不是脱硫效率95%这个数值????????,有请专家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106

回帖

4

积分

初级

积分
4
发表于 2010-11-15 17: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能源环保


    不是指两台机组,而是摩尔量之间的转换,炉内是由S变为SO2,其质量相应增加了一倍,因此式中乘以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4

听众

974

回帖

473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73

优秀管理员

发表于 2010-11-15 18: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查到了:2 是转换系数,80%,是指转化率。,不过我看了一下,95%好像指的是脱硫的平均效 ...
hgy7212 发表于 2010-11-15 15:31

从排放总量上是可以这么理解的,这个总量与运行时间和你排放浓度以及要求最低排放浓度都可以相互推导。目前环保排放要求是排放浓度与排放总量同时控制的。假如你有段时间运行是97%脱硫效率,有段时间是93%脱硫效率,但都能满足要求的排放浓度,或者你停机一段时间都会累积到你的排放总量。或者说排放总量与排放浓度标准不是简单的时间等同吧。我是这么理解的。。
每一份收获都离不开您的无私分享;期待和大家多交流,从同行到朋友。 QQ :498302238 E-MAIL:0040603236@163.co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听众

120

回帖

21

积分

中级

积分
21
发表于 2010-11-16 10: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hgy7212
    换算系数K,对SO2来说,K=64/32;对NOx来说,K=46/14
三人行,必有我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听众

120

回帖

21

积分

中级

积分
21
发表于 2010-11-16 10:15: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yuhua0125
    赞同!学习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听众

126

回帖

28

积分

中级

积分
28
发表于 2010-11-16 23: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elvishrong 于 2010-11-16 23:27 编辑

小时耗量不管投运率的
脱硫率应该不是乘积,环保两条控制指标:排放浓度和脱硫率,都是实时数据
总量排放控制是按年度计算的
努力做个大气的小女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听众

235

回帖

224

积分

高级

积分
2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15:5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elvishrong
我赞同你的意见,小时耗量应该不含投运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听众

120

回帖

21

积分

中级

积分
21
发表于 2010-11-18 16: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2为换算系数K,对SO2来说K=64/32=2,对NOx来说K=46/14=3.28
三人行,必有我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33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1-21 19: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就是这样的。不过现在转化的标准应该是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听众

40

回帖

6

积分

初级

积分
6
发表于 2010-11-29 11:0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听众

23

回帖

0

积分

初级

积分
0
发表于 2010-12-20 22:47: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学习,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能源环保网 ( 苏ICP备17048878号-1 )

GMT+8, 2025-5-1 10:17 , Processed in 0.069961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